【摘要】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重要構成即為閱讀教學,同時在高考中也占據較高比重,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先進教學理念及教學策略引入,推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本文首先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優勢、實踐基礎等加以闡述,其次針對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落實學習活動觀策略提出幾點建議,望借此可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率,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閱讀教學;學習活動觀
【作者簡介】周妙平,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現狀發現,教學活動中,教師多借助泛讀,或精讀等方式展開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對文章語言要點、文章內容加以梳理,卻并未將文章的深層次含義解讀作為重點,使得學生文化意識及思維品質等核心素養的培養被忽略。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同時也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形成阻礙,而學習活動觀的指出,則為教學活動的發展提供方向。本文即圍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展開探究。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優勢
英語學習活動觀引導下所實施的閱讀教學活動,可對傳統的枯燥教學模式加以轉變,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形成更為全面的學習體驗及深層次的學習感悟,推動學生英語閱讀模式的轉變。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實現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學習活動觀二者的有機結合,教師則需對二者有機結合優勢加以認知,對閱讀教學創新基本點、閱讀教學創新目標加以掌握。首先,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應將英語學習活動觀作為主要指導,重視對學生個體化學習需求及內在發展需求的滿足,強調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學實踐活動中師生的角色、地位加以明確,促使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可同學生實際需求更為貼合。其次,學習活動觀的應用可對傳統的碎片化教學模式加以轉變,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整合,推動健全知識結構的構建,還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出發對閱讀文本形成更為深層次的解讀。教師在此教學過程中,可對多種同閱讀主題相關的資源加以挖掘,實現有效教學情境的構建,重視學生生活、學習二者間的關聯,推動學生語言知識的內化,對文化知識加以了解,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最后為教師還可有助于英語教學活動的徹底變革,推動教師育人思想的強化,促使教師可借助學習活動的設計實現育人思想的結合,將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加以統一,將學科育人價值滲透至多元化教學活動中,強化英語學科育人價值。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學習活動觀實踐基礎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落實學習活動觀實踐基礎主要分為如下兩方面;首先為理論基礎。學習活動觀即指學生在某一目標,或課程主題引導下,借助遷移創新、實踐探索及審視分析等活動的展開,將原有知識儲備為基礎,實現問題的深層次分析、探究并解決問題,由此推動自身策略應用能力、價值判斷能力、知識學習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從本質層面而言,高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落實學習活動觀的實則為鍛煉學生語言技能,健全學生語言知識體系的過程,為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主要過程。目前,教育界學者針對學習活動觀尚未形成統一的解讀、定義,部分學者指出,學習活動觀將知識內容的綜合性學習作文重點,在某一特定主題引導下,推動學生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及思維品質等方面的提升。此外,學生的成長過程具備漸進性,為理解活動、實踐活動、創新活動三者的遞進,此過程具備一定動態性。也有部分學者指出,學習活動觀具備一定層次性,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借助分層化設計教學活動,推動學生文化意識及語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發展,推動人才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學者針對學習活動觀雖尚未達成統一,然而均對學習活動觀的主題性、綜合性加以強調。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落實學習活動觀時,需重視教學主題、教學目標的指向性,借此推動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
其次為價值基礎。分析我國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現狀發現,課堂閱讀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分析原因主要為如下幾方面:一為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過于碎片化,對學生整合學習內容形成阻礙;二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灌輸式教學仍普遍存在,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并未得以充分尊重,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探究興趣逐步喪失;三為教師所設計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多將教材內容作為重點,重視語法、短語及詞匯等方面知識的講述,致使閱讀教學活動效率難以提升,也違背了我國核心素養教育要求。
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借助學習活動觀的落實可有效改善上述現狀,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突顯,教師起到輔助及引導作用,主要教學任務為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展開提供多樣化支持,為推動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創造良好條件。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學習活動觀策略
1.立足語篇展開學習理解活動。學習理解活動為英語活動中的一項基礎內容,即將語篇作為出發點,結合語篇內容完成理解實踐活動、基本學習活動的設計,將對語篇的概括、整合及梳理作為重點。立足整體視角,英語閱讀活動展開的基礎即為語篇的學習、理解活動,借助此活動的展開可為高效閱讀活動的展開打下基礎,為此,需教師以學生視角出發,完成學習、理解活動的設計,對活動的多樣性加以保障,促使閱讀活動可貫穿閱讀全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教學內容時,教師便可設計如下活動,首先,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完成學習情境的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探究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標題加以分析,對標題中所涉及的兩個關鍵詞加以提取,向學生提出課堂問題“How to help others?”,將此作為依據,對整篇文章的內容展開猜測,迅速完成語篇閱讀活動,將各段首句作為依據對段落大意加以了解,對文本內容展開猜測,完成全文主題的概括。教師在學生完成學習活動后,對學生閱讀活動的展開加以引導,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針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幫助他人的方式加以探討,借此實現課程內容的導入。
2.深入語篇展開應用實踐活動。前文所提及的學習理解活動,可幫助學生針對閱讀主題內容、結構等形成認知,借此為學生深層次閱讀活動的展開創造良好條件,而應用實踐活動的設計則可有助于學生將所掌握的知識靈活應用,實現學生舉一反三能力及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語言知識的扎實掌握打下基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實踐活動為推動學生加深閱讀文本理解的重要措施,教師在此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需將閱讀主題作為中心,完成知識結構的構建、判斷,借助多元化語言溝通交流活動的實施,幫助學生對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過程加以感受,教師在此階段教學活動時,可設計小組合作活動達成此教學目的。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教學內容時,可先將聯合國成立的意義向學生介紹,即“The organization is helping end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horrible conflicts.”,為學生展開深入閱讀打下基礎。
3.超越語篇展開遷移創新活動。超越語篇主要指借助語篇的閱讀活動,對語篇主題意義展開探討,掌握語篇主題意義,對語篇所傳達的價值觀加以深層次挖掘。遷移創新活動為英語學習活動中對學生自身能力提出較高要求的一項學習活動,借助遷移創新活動的展開可幫助學生將自身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過渡,促使學生將深層次學習活動變為自覺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展開遷移創新活動的主要目的即為實現學生創造性、學習熱情的激發,鼓勵學生敢于想象、樂于創新,還可引導學生將自身實際生活情況關聯至學習活動中,由此展開深入學習活動,借此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文本內涵加以掌握、了解知識外延外,還可幫助學生學以致用。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教學內容時,教師便可超越此語篇,完成遷移創新教學活動的設計,如教師可設置課堂實踐探討活動,圍繞文中所提出的設想,即“In addition, the UN helps protect human rights and works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laws,”調動學生創新思維及課堂探究活動參與意識。隨后,教師可向學生設置探討性問題,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展開理性闡述,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為學生想象活動、創新活動的展開創造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學習活動觀為一類科學、先進的教學觀念,將實踐活動作為重點,明確提出英語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即為學習活動的設計,此也為推動學生語言素養發展及核心素養形成的主要路徑。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應重視語篇的應用,圍繞語篇展開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及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黃磊.淺析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6):30.
[2]曹娜.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英語閱讀課例研究[J].求學,2018(44):19-20,24.
[3]張明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J].新課程(教研版),2020(3):209.
[4]余水明.巧設學習活動,妙啟深層閱讀——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例析[J].校園英語,2020(32):229-230.
[5]巫云霞.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活動,突破英語閱讀理解——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20(26):172-173.
[6]陳華云.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高中閱讀課教學活動設計[J].文理導航,2019(34):34.
[7]任舟.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