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青

摘要:在學習初中數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他們學會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而真正要提高的是學生的素質,本文從思想認識、總結歸納、遷移對比、課堂形式、解題方法等方面探討如何輔導學生有效學習初中數學。
關鍵詞:自主學習;總結歸納 ;數學課堂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這句話既道出了教學的目的,又道出了學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獲取知識,去尋求發展的真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讓他們學會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要幫助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怎樣才能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呢?以下談談我在實際教學中獲取的幾點粗淺體會。
一、提高思想認識,使“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數學是一門思維邏輯性強、內容抽象的學科,這對剛升上初中的小學生來說無形地增加了學習的難度,若學生不重視本學科的特點,不采取適應有效的學習方式去學習,只會讓數學成績越學越差,越學越枯燥無味。因此,在培養學生學習初中數學之前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激發學生獨立學習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學習是時代的要求,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圖形認識初步”時,我利用多媒體演示了各種多姿多彩的幾何圖形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這些圖形。一開始我還在懷疑學生們能不能完成任務,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們給了我一個莫大的驚喜,他們所制作的圖形不但種類繁多,而且精美。有圓柱,圓,正方體,圓錐,球。甚至有學生制作出由幾種圖形組合而成的立體圖形。可以看出學生的構思是那么的活躍,手工是那么的精細。這樣就把學生的學習心理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結果,一周下來,根據這個思想去學習這一章內容,效果顯著。學生一旦學會享受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才能取得好成績,使“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二、多總結,多歸納,從數學問題入手
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要善于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形成一張連貫的知識網。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可以直接從數學問題入手,看這個數學問題屬于數學知識點中的哪個部分,再從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遇到數學問題:“求證兩個三角形全等”時,我們要指導學生先從“兩個三角形全等”這個問題入手,它是屬于“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知識點,再聯想起三角形全等判定有:SSS、SAS、ASA、AAS、HL,最后根據題目所給出來的已知條件,選擇適當的判定,解決這個數學問題。與“求證兩個三角形全等” 這個數學問題類似的數學問題還有很多,例如:求證兩直線平行、求證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一個多項式進行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等。這些都需要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點非常熟悉,指導學生要自主總結、自主歸納,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系統。
三、善于把知識遷移、對比學習
雖然初中數學知識點多如牛毛,但是它們相互聯系。我們在學習一個新知識點時,先指導學生多聯系我們所學的舊知識點,看有哪個舊知識點與這個新知識點相類似?新舊知識點是否有共同的學法?再指導學生自主地用學習舊知識點的方法去學習新的知識點。例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我們先指導學生聯系“全等三角形”,學生容易發現“相似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很相似,在知識點上,都是學習性質和判定,兩個知識點的性質和判定都很相似;在學習方法上,性質和判定的學習,都是從三角形的邊和角去研究的。在學生了解兩個知識點的聯系后,我們再指導學生自主地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去學習“相似三角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只是一個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中介服務者,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體現學生自主地學習數學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四、多練、把課堂還給學生
多練是數學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強調多練,無論學習數學概念,還是學習數學公式、數學定理、數學性質和判定都離不開多練。在數學課堂上,老師更應體現精講多練,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們時刻都要清楚——學習是學生去學習,考試是學生去考試,老師不能包辦。在40分鐘的數學課堂上,現在提倡:老師用15分鐘授課(包括課前引入和練習),學生用20分鐘練習,老師用5分鐘點評和小結。在這個課堂環節中,學生用20分鐘練習,實質上是學生用這20分鐘去消化新知識,并自主地解決一些疑惑,這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過程。最后老師的5分鐘點評和小結實質上是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解惑、澄清、歸納過程。
五、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
學習中,學生常常遇到一些復雜的數學問題,一時半刻解決不了。遇到這種情況,有的學生心理會產生不安或急躁,影響學習;有的學生會不怕困難,不把問題解決,勢不罷休,容易轉牛角尖,浪費時間。若到最后問題還是解決不了,例如課本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4章第二節垂直定理中的第二道練習題:如圖,在⊙O中,AB,AC為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兩條弦,OD⊥AB于D,OE⊥AC于E,求證四邊形ADOE是正方形。這是一道綜合幾何題目。從問題看,證明四邊形ADOE是正方形是學生在初二時學的舊知識,學生容易忘記。從已知分析:OD⊥AB,OE⊥AC,AB⊥AC可得到三個直角,容易得出四邊形ADOE是一個矩形。那么矩形再加上什么條件就會變成正方形呢?這是學生在做這道題時的一個很自然的解題思路。由已知AB=AC學生易得到AE=AD,這是垂直定理學習的新內容。最后由矩形ADOE和AE=AD,易得到四邊形ADOE是正方形。這樣,我們可以把這道題分成三個小問題:(1)求證四邊形ADOE是矩形;(2)求證AE=AD;(3)求證四邊形ADOE是正方形。再引導學生一一擊破這三個小問題,就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為學生搭建積極探究、主動學習的平臺,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進入一種全新的學習境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賴積明, 淺談如何教給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