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梅
摘 要:隨著中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理念不斷推行,當前中國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都在不斷更新。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應用就是代表之一,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以此發揮最大的作用,并不斷推進當前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文章圍繞當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模式展開全面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語文;應用研究
一、 引言
游戲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活動,它對于促進學生的成長有一定的潛在效果。游戲化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以及特點,是當前一種比較高效的學習方式。游戲在教育以及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在很早前就已經存在,而且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施行,它已經有效得到當前人們的認可。在游戲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開發,能夠加強學生在課堂的體驗和學習效率。同時,利用當前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性格,游戲化教學法能夠調動他們的熱情,教師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熱情和注意力,從而使他們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也能夠充分說明,當一個人對學習具有一定的情感基礎時,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語文興趣,以此提高對學生的教導效果。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較頑皮的學生,他們在接受教師傳統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失去興趣,他們認為語文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且無聊,使得他們對語文的學習不感興趣。而游戲教學法的存在解決了這一問題,能夠符合當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從而將枯燥的知識內容進行改善,形成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以此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可以輕松地學習到知識,這也使得語文教學的效率有所提升。
(二)加強課堂互動性,提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情況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與教師之間很少有過多的互動,這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比較冷漠,有的學生甚至還厭倦教師講課,從而出現課堂走神、睡覺等情況。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教育觀念的不斷創新,人們開始逐步意識到,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營造一個較好的課堂氛圍,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游戲教學通過游戲給教師與學生更好的機會。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需要共同協作完成游戲,而且在游戲中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以此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有利于彼此之間的感情融合,從而讓學生對學習形成一定的好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更好地融入語文學習之中。
(三)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理念下,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一般情況下游戲會有對應的背景信息,學生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展開探索,同時還要了解相應的規則,這樣能夠有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因此,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需要發揮個體的思想,從而完成游戲智慧的銜接。而游戲中的群體思想又可以讓每個學生發散他們自身的思維,部分學生很可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得到全面的擴展。當前許多學術界的專家經過研究發現,游戲對于學生的智商有一定的提升。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改善,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讓學生在游戲中發散自己的思維,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三、 游戲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重視游戲的作用
游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游戲化,忽略知識的教導,那么游戲教學違背了最初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習的原則,應該確保游戲與學習內容能夠互相融合,而且需要保證游戲不偏離學習內容,而且教師需要做好時間方面的把控,不能讓游戲內容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當游戲開展到一定的時間時,教師需要適度將游戲內容轉化為課堂的知識教導,這對于當前教師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做好課堂的改善,這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善于進行課后總結,針對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的地方進行改善,從而明確游戲教學的真正目的,加強游戲教學的實際運用。
(二)重視游戲平衡性和公開性
游戲教學能夠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游戲中積極地表現自我,努力發揮自身才智,有利于他們的智力提升,從而促進他們思維擴散。但是,在具體的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游戲的開展是面向全體同學的。但是由于學生天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他們對于游戲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且在游戲中的表現也會不一樣。一些平時比較活躍的學生在游戲中可能會盡情地展現自我,但是一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可能在游戲中不愛展現自我。因此,教師應該適當地采取一些手段調動大家的熱情,這樣能夠讓他們集體融入游戲之中,給予他們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而且教師還需要重視當前游戲的公平性,正視每個在游戲中的學生。
(三)游戲設計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游戲設計需要根據當前學生的心理特征,確保其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設計游戲需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維持。教師需要善于游戲的更新,不斷地做出改善與創新。另外,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相對不足,課堂中游戲不能過于復雜,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得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全面應用,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 游戲教學法的有效運用
(一)利用課前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前的小游戲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確保每個學生能夠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教師應該深入教材,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同時合理地安排一些課前小插曲,這樣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前,教師應該事先安排學生去嘗試玩“軍棋”的游戲。軍棋是中國一款比較受歡迎的棋牌游戲,其中暗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較大的旗子可以吞食比較小的旗子。教師在分析《田忌賽馬》這篇文章時,可以將其中的上、中、下等馬比作不同的旗子,如齊威王的上、中、下等馬可以比作軍長、旅長、營長,而田忌的上、中、下等馬可以比作為師長、團長、排長,當已經知道齊威王順序為軍長、旅長、營長的情況下,田忌需要如何擺放才能獲勝?所以田忌應該將順序調整為排長、師長、團長,即可獲勝。這篇文章的教學是教導學生學習應該善用調動的思維去應對困難,遇到困難不能急于認輸,而是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嘗試。教師通過課前這一個小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比較有趣的游戲內容會激發學生展開探討,從而讓學生將精力轉移到課堂上,以此形成良好的配合與協作,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他們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