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宏濤
摘 要:寫作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語文素養之一。如何保持作文教學思路活躍度,賦予寫作教學設計更多表現形式,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成為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師要探討與解決的教學問題之一。其中,情境教學法作為立足寫作課堂引入多元場景的教育方法,利于教學資源統籌調配,改變學生對寫作課堂的固有印象,為學生參與寫作教學活動奠定基礎,使學生能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完成寫作任務。文章通過探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課堂上運用的方略,以期在高年級作文教學新思路指引下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課堂
情境教學法強調情感體驗、實踐參與、場景變換、知識滲透、和諧統一,是綜合性、趣味性、生本性較強的育人手段,與小學生認知發展、學習實踐需求吻合,為此可以應用在作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在高年級小學語文寫作課堂上的運用具有如下優勢:其一,強調學生是寫作課堂的主體,教學情境創設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個性化發展服務;其二,經由情境設計、變化、融入使學生能對寫作感興趣,轉變對寫作課堂的看法,寫作更加積極主動;其三,通過情境教學可提升教師高年級作文教學水平,使之育人思路更加活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基于此,為推動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活動不斷發展,探析情境教學法在寫作課堂上的應用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堂中運用的關鍵
(一)課標
小學語文新課標是情境教學法合理應用的“指南針”,一方面,教師需運用情境教學法賦予寫作課堂人文性,同時指引學生將語文視為工具,另一方面,教師需根據課標要求明確高年級小學語文寫作課堂教學實踐方向,使情境教學法發揮作用。語文新課標指出,5~6年級學生需能根據要求表達,正確使用常用標點,將寫作視為與人交流、表達自我途徑,養成觀察習慣,積極豐富見聞,珍視獨特個人感受,累積作文素材,能寫想象作文、記事作文,感情真摯,內容具體,分段表達。每學年課內寫作16次左右,400字作文能在40分鐘內完成。教師在明晰課標要求后,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法,使情境創設與學生寫作能力發展要求一致。
(二)教材
為增強學生寫作能力,高年級小學語文教材中設置“習作”模塊,有些“口語交際”“綜合學習”模塊亦可成為情境教學法運用對象,使學生能提升語文綜合素養。例如,教師在進行“習作:記一次游戲”教學時,可先引導學生回憶印象深刻的一次游戲,而后從中選出1~3種組織學生玩游戲,創設游戲化寫作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對游戲的體悟更加深刻,梳理記錄游戲思路,感受游戲樂趣,找準寫作關鍵,在此基礎上投入情感寫作文,使學生的作文能流露真情、生動真實,通過游戲化情境的創設降低寫作文的難度,助力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二、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堂中運用的思路
(一)帶入情境
“情境”較為抽象,教師可借助外在條件將學生帶入情境,保障師生在同一情境中。例如,教師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教學時,可播放悲壯的革命音樂,引領學生通讀全文,在黑板上掛上紅色主題中國油畫《狼牙山五壯士》,從聽覺、視覺著手渲染氣氛并創設情境,而后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如縮寫、仿寫、擴寫等,以學生感興趣的章節為內容展開練習活動,避免學生寫作內容大同小異,保障學生在革命情境中能有感而發,提高寫作練習有效性,實現“讀寫結合”寫作教學目標。
(二)優化情境
小學生思維活躍,在課堂上的表現經常不可控,甚至會脫離預先設定的教學方案,這就需要教師能結合實際優化情境,根據學情做出調整,保障情境教學活動為學生能力發展服務。例如,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演講”教學時,發現部分學生演講主旨模糊,語言較為混亂,為此教師及時改變育人情境,以“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為主題,鼓勵學生先打草稿再上臺演講,創設環保主題寫作情境,確保寫作思路更加清晰,演講稿質量隨之提高,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目的。
(三)憑借情境
情境教學法具有課前導入作用,將有關情境作為跳板,帶領學生走進寫作課堂,良好的情境能凸顯事半功倍的寫作教學課前導入
成效。例如,教師在進行“習作:筆尖流出的故事”教學時,可先給學生講述2~3個寓言故事,如《驢子與騾子》《公雞、驢子與老虎》等,創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探討寓言真諦,在此前提下導入習作主題,鼓勵學生寫故事,在寓言故事啟發下充分發揮想象力,繼而憑借情境提高寫作能力。
(四)拓寬情境
情境跟隨學情的變化產生“流動性”,將高年級情境教學活動與低年級情境教學活動區分開來,同時立足實際持續拓展情境,為寫作課堂上新素材的引入給予支持。以“讀寫結合”情境拓展為例,教師在進行《回鄉偶書》教學時,可打破詩文與音樂的邊界,鼓勵學生展開“古詩新唱”活動,用音樂拓展情境,感受詩文內涵,在此前提下寫短文展現詩文意境,將自己的感受傾注到短文中,繼而完成“讀寫結合”寫作課堂練習任務。
三、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堂中運用的路徑
(一)明確情境教學目標
情境教學法可用資源較多,如音樂、圖畫、視頻、文本等,為保障教學資源得以有效應用,教師需率先明確寫作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加強設計,發揮情境教學法育人作用。例如,教師在進行“習作:圍繞中心意思寫”教學時,需將“理解中心意思的內涵”“掌握圍繞中心意思寫作方法”視為情境教學目標,而后根據學情準備2~3篇范文,創設范文分析情境,使學生能通過分析探討碰撞思維火花,明晰“中心意思”內涵,在范文中學習寫作方法,使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掌握寫作基礎知識,為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奠定基礎。
(二)創新情境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方式較多,教師可在寫作課堂中加強創新,拓寬作文教學思路,在新模式中挖掘情境教學法育人方法。例如,教師在進行《少年閏土》教學時,可基于閱讀指引學生編寫“課本劇”,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創設情境表演教學活動,學生寫劇本與合作表演的過程,就是教師豐富情境教學法寫作課堂中育人模式的過程。學生通過表演不僅可明晰自身“課本劇”編寫優劣,還能感受到寫作課堂的學習樂趣,積極主動完成“課本劇”編寫任務,掌握人物外貌及動作描寫方法,落實高年級寫作課堂教學目標。再如,教師在進行“習作:讓生活更美好”教學時,可采用實踐性情境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開展調查分析實踐活動,發現一些對生活品質產生影響的現象,如環保袋普及率較低、廚余垃圾未能很好分類、家庭生活廢棄物品未能得到再利用等。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按照要求寫作文,探討讓生活更加美好的方法,將實踐活動中獲取的素材用到作文中,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使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課堂上的情境教學法得以發揮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