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柳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能夠促使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自主地投入到小學數學學習中,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足夠地重視,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這樣還能夠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相應的提升。不僅如此,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后還可以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文章中闡述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數學閱讀能力的分類、現今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現狀,以及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具體培養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
小學數學在小學生學習中是一門基礎而又重要的學科。數學知識點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學習相應的數學符號與專業數學用語,接著再依據數學中存在的邏輯關系和規律對具體的數學問題展開相應的分析,以此才能夠促進學生理解數學想要表達出來的含義。另外,數學這門學科知識還具備一定的精準性,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它所設計到的數學概念、數學符號、專業數學術語等都有著自己特定并且精確的含義。其中不會含糊不清,不會因為理解人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含義,在數學中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無非就是多有幾種不同的解題方法。基于此,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一定要精確、細致,并多讓學生進行思考。
一、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現今教育發展大的改革背景下,學校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并對這一方面的培養引起相應的重視。在數學課程標準里面有一個具體的說明:“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而‘數學閱讀則是讀者通過數學語言符號獲得意義的一種心理過程。”簡單地說,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教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根本就是在教導學生學習數學語言。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準確無誤地解決具體數學問題的能力,首要需要進行的就是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進行培養,不斷地強化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畢竟使得學生掌握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的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學生掌握好了數學閱讀能力,那么相應的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進而促進自己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提升。
二、 數學閱讀能力的分類
(一)數學語言理解的能力
在數學閱讀能力中,數學語言理解的能力是最基礎的一個,在這之中包含著數學語言文字、數學符號、數學圖形以及數學知識中的轉換關系等,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將其他語言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掌握了解這些能力方可打下一個較好的數學基礎。在數學中最直觀的就是學生要理解清楚數學題目,將里面已知、未知的各個條件能夠羅列清楚,在理解題意之后學生就能夠依據題意進行解題。
(二)數學語言轉換能力
在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認知與理解能力都還有待提升,因此在數學閱讀能力培養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轉換能力,
使學生能將具體的數學問題轉換成在自己認知范圍內并促使自己對其有一個很好的理解。在這之中包含著文字的轉換以及圖片信息的轉換,而且教師需要訓練學生將數學語言與其他語言的轉換,從而使學生能夠毫無障礙,進行自由切換。
(三)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在數學語言理解能力以及數學語言轉換能力基礎上的一種外在表現,這也是學生證明自己所學數學知識內容的最好的一個方法。在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中包含著口語以及書面表達,學生能否正確地進行數學語言表達與他們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有著直接的關系。當然,在這之中進行表達需要運用數學語言。
三、 現今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現狀
現今在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極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掌握數學語言表達的方式,在解讀數學問題時無法合理地使用正確的數學語言來促進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因此在解答問題時往往不完整,解答的過程也不是清晰明了的。這樣的情況會極大地限制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和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索的欲望,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數學閱讀能力。他們在數學審題中也不是非常的全面,沒有全面找出已知以及未知條件,題目中的關鍵字也沒有提取出來,因此這種情況就導致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上不盡人意。雖然有些小學生拿到數學題后能夠很快地投入到解題中,但是隨之而來的錯誤率也是非常的高,這對他們自身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來說有著極大的限制。而且在數學這門學科中,需要學生有嚴密性以及邏輯性,在思維方面要朝向數學思維方向發展,以此促進自己能夠又快又好地解決數學題。為了能夠做到這一步,就需要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以此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四、 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閱讀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往往會覺得學習起來較為困難,而且還會對數學知識學習充滿畏懼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厭煩學習數學這門課程,會呈現出放棄學習的狀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于學生對數學閱讀缺乏相應的興趣。為了改變這一情形,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數學閱讀的培養,合理運用所有的閱讀資源來激發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思維能夠活躍起來,進而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知識學習中。
比如:在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秒的認識》這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具體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學們還記得我國火箭發射成功時的那個令人激動的時刻嗎?現在我們來重新感受一下當時火箭發射的情景。這時教師播放相關火箭發射視頻,選取在點火倒計時那一段,然后和學生一起隨著發令員倒計時:10、9、8、7……點火!這時教師再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明白秒的含義,并從中去培養學生估算時間的能力,接著再引導學生回歸到課本中,通過閱讀數學內容來獲取、探索、發現1分=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