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立德樹人的教學要求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地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地理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十分重要。在高中地理課程中高效滲透德育,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構建高中地理新課堂。
關鍵詞:德育教育;高中地理;農村高中
中圖分類號:G40-012.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0-0081-02
引 言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通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引導學生從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后應達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使學生具備家國情懷和世界眼光,形成關注地方、國家和全球的地理問題及以可持續發展眼光看問題的意識。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離不開德育教育的深度開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探索及相互交流,加強對德育教育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德育教育在農村高中地理課堂的開展情況
當前,推行德育教育已經成為各學科的教學趨勢,各學科教師都在積極地將德育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中。地理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課程內容及知識的特點決定了其開展德育教育具有許多優勢[1]。就目前德育教育在農村高中地理課堂的開展情況來看,一些教師未能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理念的作用。許多教師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開展德育教育的意識比較薄弱,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教育,未能充分在課堂上引入德育教育。因此,在當前農村高中地理課堂上,應試教育理念仍然存在,雖然一些教師已經開始結合德育教育進行課堂教學,但仍處于起步階段。
此外,部分教師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的德育教育內容把握不足,教學時痕跡化明顯,說教式德育教育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同時,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缺乏一定的體系,導致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二、在高中地理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方法
地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地理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高效地融入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可以從教學設計、教學模式、實踐教學、課下作業設計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優化教學設計,滲透德育教育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設計,特別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課堂教學[2]。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識,特別要對教材知識蘊含的人文素養內容進行擴展講解,結合德育教育思想,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整體道德品質和地理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講解“可持續發展”的知識點時,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闡述教材內容,從人地關系思想的發展歷史講起,然后講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最后講述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結合德育教育思想,教師在教學時應創新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比如,在講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收集一些關于我國的人口總量及資源總量的資料,以及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及對資源的需求等方面的數據,然后以直觀的形式展現這些內容,使學生對我國資源緊張的情況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國的資源總量雖然很大,但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占有量很少,如果過度開采,會對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什么影響呢?大家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來說一說,我們可以做哪些有助于可持續發展的事情呢?”通過討論這些問題,學生在自主探索地理知識的同時,接受了一定的德育教育,正確認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增強了關注現實問題的意識。
(二)結合唯物主義思想,滲透德育教育
高中地理知識中蘊含著先人的智慧,含有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通過學習地理知識,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自然界的一切物質都是運動的,任何事物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而地理知識涉及的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存在的不同形式。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世界中存在的多種多樣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現象,發散學生思維,使其用變化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思考地理事物本身及其各種運動形態,在不斷的探索中深入認識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例如,在經緯線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展示古詩《織婦怨》中的句子“皆言邊幅好,自愛經緯密”,引入經緯的概念,織物的縱直線叫“經”,橫直線叫“緯”,幫助學生初步理解經緯線的概念。接著,教師通過地球儀為學生展示經緯線的具體形式,并為學生介紹:“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不斷運動的球體?!弊寣W生以唯物主義思想認識地理事物,發散思維,拓寬知識面。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地理知識,還受到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熏陶。
(三)重視實踐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離不開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在實踐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踐行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更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