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麗 張敏 趙蕙平 王瑩松
摘 要:為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于2020年2月12日聯合印發《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對維護廣大師生健康生命安全,在大規模在線教學期間開展教學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本研究對不同背景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各維度進行差異分析,發現不同性別、教齡、教授學科、任教年級的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素養各維度存在顯著差異。基于此,我們展開了相關方面的討論,并提出了對策與建議,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師信息素養的發展,提高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素養;在線教學;中小學教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山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從疫情在線教學看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現狀與發展對策”(項目編號:S202010451078)研究成果之一。
一、研究設計
(一)調查對象
本研究收到的有效問卷合計1031份。本次參與問卷的教師中,男教師占比38.22%,女教師占比61.78%;在教學年限分布上,新手教師和老教師均有分布,0-5年的教師占比35.6%,6-15年的教師占比33.07%,16-25年的教師占比17.46%,25年以上的教師占比13.87%;在教學年級分布上,高年級教師人數占比11.64%,中年級教師人數占比28.81%,低年級教師人數最多,占比59.55%。
(二)調查問題與分析對象
研究團隊在對國內外在線教育設計、實施、評價等進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在在線教學初期大規模下發的政策文件和在線教學的實踐情況,初步編制了《在線教學期間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調查問卷》。為提高問卷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咨詢教育技術領域專家和中小學教師的基礎上,研究團隊對問卷進行了多次修改與完善。
正式的調查問卷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由教師的性別、教齡、任教年級、任教學科等問題組成的教師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開展在線教學期間教師在線教學的信息素養現狀,主要包括教師開展在線教學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應用、專業發展等。
(三)調查數據搜集
調查問卷通過公共在線問卷平臺問卷星(http://www.sojump.com)進行發放。在各地區教育部門的支持和協調下,研究團隊將問卷發放至各學校教師工作群,調查日期為2020年12月6日至2020年12月30日,最終共收回問卷1068份,其中有效問卷1031份。
(四)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根據實際研究需要,信度分析一般采用Alpha信度系數法來表示,這是由Cronbach創設并推廣的。克隆巴赫系數的值一般在0-1之間。
2.效度分析。對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問卷量表各維度進行效度分析,0.969為KMO值,13340.432為樣本分布Bartlett的球形檢驗卡方值,顯著性p值為0.000。結果表明,問卷編寫的內容效度良好。
二、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分析
(一)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整體現狀和各維度現狀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3.0對手機的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平均值為3.89,而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整體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這說明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相對較高。從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應用以及專業發展四個維度來看,每個維度的平均值都在3分以上。這其中,信息知識水平的平均值最高,達到3.91;信息意識水平的平均值最低,為3.87。以上結果表明,四個維度的水平也呈現出高于平均水平的結果。
(二)不同性別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差異分析
本研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不同性別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差異分析,探討不同性別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的差異性。不同性別的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知識維度的F值為11.755,P值為0.004<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在信息意識維度的F值為16.891,P值為0.003<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在信息應用維度的F值為11.989,P值為0.000<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在專業發展維度的F值為17.806,P值為0.000<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因此,不同性別的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素養的信息知識、信息意識、信息應用和專業發展方面均有顯著差異,且男性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普遍高于女性教師的。
(三)不同教齡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差異分析
本研究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不同教齡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差異分析,探究不同教齡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水平的差異性。不同教齡的中小學教師在信息意識維度的F值為5.028,P值為0.002<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在信息知識維度的F值為6.898,P值為0.000<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在信息應用維度的F值為6.544,P值為0.000<0.05,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在專業發展維度的F值為5.925,P值為0.001,已經達到顯著水平。因此,不同教齡的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素養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應用、專業發展方面均有顯著差異。
三、調查結果的討論
對不同背景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各維度進行差異分析,發現不同性別、教齡、教授學科、任教年級的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素養各維度存在顯著差異。
在性別方面,男性教師在各個維度的均值均高于女性教師的,這說明男性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高于女性教師的。一方面,這是因為男女性教師在思維方式上的側重不同,男性教師更側重于分析性,多偏向于抽象思維;另一方面,男性教師對信息工具會表現出更濃厚的興趣,在研究和學習上比女性教師有更強的主動性,因此,女性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低于男性教師的。
四、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建議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是影響教師信息素養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培養教師的信息意識,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信息化教師隊伍,是培養信息化教師人才隊伍的關鍵,也是基礎教育創新改革的要求。針對當前部分教師缺乏信息意識創新教學方式的思維的現狀,學校可以通過培養教師的信息教育理念,如開展講座、培訓等,來增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理解和認同感,讓教師認識到重構、優化教學流程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新時代人才的重要意義,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意識。
(二)強化教師信息應用的能力
教師的信息應用能力是一種默會知識,而信息應用能力的提升需要靠不斷地實踐來促進知識的遷移。中小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主動地在每一個環節應用教育技術,強化信息認同。在這一過程中,教學設計是和教學反思是提升信息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學設計應將智慧學習、混合學習等技術應用于課堂,以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教學反思是指能夠主動地觀摩他人的課件,以及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通過這兩條途徑,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增強教師的信息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鵬,王以寧,劉艷華,張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遷移影響因子模型構建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04):106-112.
[2]祝智庭,孫妍妍,彭紅超.解讀教育大數據的文化意蘊[J].電化教育研究,2017,38(01):28-36.
[3]劉雍潛,楊現民.大數據時代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新思路[J].電化教育研究,2014,35(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