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凡
摘 要:現如今,生本理念已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并且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吸收更為豐富、有價值的知識,教師開始注重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做好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應在展開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時,給學生更為充足的學習空間,并為學生創造優質豐富的教學資源,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實現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筆者將對如何構建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構建對策。
關鍵詞: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課堂;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首先要掌握生本教育的含義;其次要根據小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和身心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如可運用趣味教學的方法,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并讓其熱愛學習數學知識,保持主動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教師應做好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工作,激勵學生主動參加數學教學活動,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思維創造力,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研究數學知識。這樣學生才可以形成較好的數學素養以及提升自身的多種能力,教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生本教育模式發揮作用。
一、關于生本課堂
生本課堂實際上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民主、平等,并為學生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現如今,新課標教學理念指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也就是說,教師首先需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否則,教師無法實現新課標提出的教學理念,并且也會阻礙生本教育課堂的構建。其次,教師要能做到合理開發運用教材,要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再次開發。同時,教師要能充分發掘教材中以及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并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促使學生學習到更有價值的知識。再次,教師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合理創設問題情境,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不僅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也能讓學生主動去研究知識。同時,教師要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幫助學生構建認知水平和知識能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和教師產生共鳴。這樣學生才可以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并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從而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讓自己感受到主動學習知識的喜悅,這十分有助于教師完成生本課堂的構建,并且也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最后,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課堂上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有區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區別教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關注與關心,學會欣賞學生、鼓勵學生,發現學生的優勢,進而增強學生的信心,促使學生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在日后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1]。
二、關于生本課程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對策
(一)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有很多,但前提是教師應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或者自主研究的方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空間的規范構建。比如,在引導學生預習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復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研究課堂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展開討論,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2]。
(二)教師應對學生提出更多的假設問題,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
在構建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時,對教師而言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啟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想象力,讓學生可以自主地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做好假設問題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提出有層次性的問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并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憑借自身思考來解決問題。對于學生思維的啟發,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方法。
(三)教師應合理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目前,我國在教育改革上,不僅轉變了原有的教學理念,也使先進的教學資源逐漸整合到課堂教學中,讓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發生巨大的改變。教師不僅讓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變得生動,也有效地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因此,教師應合理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從教學資源中掌握更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比如在講解“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選擇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圖形的圖片,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這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也能做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為了讓學生發掘更為深刻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展示相關的動態圖,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身心深入到教學情境中,進而對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3]。
(四)教師應與學生增加互動
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影響著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教師要想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則應明確自身的價值并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形成正確的教學態度,在教學活動中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這樣學生才會感知到教師對自身的重視,進而主動與教師交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構建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時,應注意與學生進行溝通。否則,學生很難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生本教育課堂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時,要嚴格遵循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充分遵循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組織和引導,幫助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目標,掌握自主研究數學知識的規律及方法。這樣才可以體現生本教育的理念,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良好的訓練,從而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成長關乎著我國社會未來的發展,因此,對于生本教育課堂模式的建設、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深入探析,并提高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石洪柱.“27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校本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劉艷艷.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
[3]劉干中.中職教學建模[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