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
摘 要: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本質需求。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基礎,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能力已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方向。數學作為小學生認知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將高階思維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能改善傳統固化的學習模式,給予學生多樣化的創新思想,還能使學生在知識的理解、運用和發展方面得到主體化加強。因此,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數學高階思維的培養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階思維;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主體發展中必備的品格和能力,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驅動和引導下,加強其高階思維的培養,不僅是對核心素養的一種深化與拓展,還能幫助學生在基礎培養階段獲得更為全面的素質培養。因此,本文從理論概述、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發展中存在問題、培養小學生高階思維的重要性、在小學數學中培養高階思維的具體方法四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探究。
一、理論概述
(一)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包含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內容。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在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培養,這對學生主體的多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主要是指發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面上的心智活動。其實質是高階能力的一種行為理念,將其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有助于學習者更為高效地掌握課堂知識,創新學習方法,增強發展動能。
二、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活動的組織情況進行分析,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和學科發展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學習興趣不足。興趣是學生主體行為的有效驅動力,其積極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更為快捷、高效地掌握課堂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然而,在當前的學習活動中,學生難以保持有效的學習狀態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的認知發展受限。第二,學習模式較為單一。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大多數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其學習模式和學習形式較為固化,過于注重對問題的解析和任務的完成,缺乏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和創新拓展的動力,導致學生在數學思維及知識應用方面存在不足。第三,主體認知不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靈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學生的探究思路和學習路徑,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存在主體不清、引導不足等現象,導致師生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互動。
三、培養小學生高階思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意識
培養小學生的高階思維,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意識。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特點的基礎學科,其數學思維的有效培養和運用,對學生的數學感知和解決應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高階思維不同于傳統的學習思想,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結合,最終實現創新發展、與時俱進的素質教育目標。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高階思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技能,也是學生對事物認識、構成、質疑、分析、運用等的一種行為策略。高階思維的培養與滲透,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不同的構思,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取、理解、應用等方面得到多樣化的處理結果,進而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四、在小學數學中培養高階思維的具體方法
(一)創設學習情境,提升課堂吸引力
數學知識大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對于正處在形象認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其傳統的語言講解難以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狀態和參與興趣。而以設置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的方式為引導,讓學生對數學現象或問題產生一個直觀的認知體驗,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在認知思維和感官上得到有效加強。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和施教內容,創設學習情境,調動主體情緒,以情境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效果。如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生活中的圖形現象展示給學生看,如窗花剪紙、電梯的升降、風車旋轉等,這樣既能使學生充分了解圖形運動的具體特征,又能幫助學生加深印象,提高數學與生活的實際聯想力。
(二)培養數學理解能力,形成深度體驗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缺乏的深度理解,難以掌握其中的邏輯關系和語言內涵,導致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無法解決相應問題。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情特點,合理滲透數學理解,從學生心理和知識結構方面入手,讓學生正確了解數學、體會數學、應用數學,保證其主體的學習效果。如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為使學生充分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的道理,我引導學生對講臺上的小熊玩偶進行多個位置的觀察,并結合屏幕中的圖像信息,指出所對應的觀察位置。通過對物體進行觀察,既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還能使學生在空間想象和建構思維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
(三)把握知識聯結,建立認知架構
相較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引導學生以聯結點為基礎,對其進行聯想探索,不僅能實現深度學習的課堂效果,還能幫助學生建立認知架構,并在概念、原理、公式等元素之間形成有效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基礎更加牢固。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從某一處的知識點引導聯結,使學生在不斷地想象、發散的過程中找出與其相對應的課堂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不同類別、不同形態的學習架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教學中,為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聯結能力,完善學生的認知架構,我引導學生對三角形采取旋轉、復制、平移等方法得到平行四邊形,進而推導出在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也可以借助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延伸與運用。
(四)開展小組合作,實現集思廣益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情發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探究、討論、分析、共享等活動。這樣做既能打牢學生個體的認知基礎,還能使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獲得更加多樣化的學習思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實現集思廣益、優勢互補的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通過將高階思維滲透于小學數學課堂之中,不僅能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還能使學生在數學概念、計算問題、應用探究等方面得到實質性的加強,這對學生主體的素質培養和素質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希望廣大教師立足發展本質,不斷優化教學策略,革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沈百梅.充分利用學生資源,提升小學數學高階思維能力[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11):42.
[2]李培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培養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0):58-59.
[3]蔣小敏.小學數學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情境化策略[J].進展:教學與科研,2019(4):123-125.
[4]徐曦霞.淺談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