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俊卿
摘要:小學語文是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學科,學習語文其中關鍵的一部分就是寫作,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提升語文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自身學習狀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教師自身還要具備先進的教學觀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分段訓練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分段訓練存在著教學優勢。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
分段訓練主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分段進行寫作訓練,小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生活經歷和寫作能力都會隨著身心的發展而發展,由于學生的認知和思想在每個時期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分段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分段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的原因
分段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一二年的學生是低段學生,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差,情緒和思想欺起伏程度大,變化比較明顯,這種身心特點對于寫作的認識不夠準確,寫作的積極性不夠高,缺乏自身的情感表達,表現方式缺乏文采,比較粗糙,缺乏新意。三四年級是中段,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情緒和思想起伏較平穩,思想逐漸變得理性,這種身心特點在寫作的時候漸漸充滿條理性,有表達的意愿卻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這是這一階段學生的主要特點。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認知和理解能力較好,邏輯性有了明顯的提升,思想進一步提高,有正確的表達方式,寫作思路也比較清晰。分段訓練模式符合小學生的寫作特點,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的特點,學生在學習 時不斷積累文學知識和語言能力,寫作技巧有了提升。寫作能力和學生的年齡有著一定聯系。學生從低段到高段的文學知識積累,逐漸提高寫作質量。分段訓練 的模式符合小學生成長的自然規律,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發展,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情感認知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提高,學生生活經驗的豐富,在寫作表達中會更加游刃有余,體會到寫作帶來的快樂。因此,不管是學生的年齡發展規律還是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分段訓練模式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定的提升,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1]。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小學的寫作教學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進行寫作訓練,同時也是學生寫作能力和寫作思維的基礎。語文教材也是學生寫作的素材,是學生了解寫作知識的基礎。教師需要結合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分段訓練模式,在寫作訓練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例如,在學習《翠鳥》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開展關于翠鳥的寫作訓練。教師根據翠鳥的文章內容和班級學生語文水平的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研究課文內容,記下精彩的段落進行仿寫,學習文章優美的語言和寫作手法,更好的運用在寫作中,學習作者是怎樣描寫翠鳥的,積累關于動物的寫作素材。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拓展語文知識,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展現生活中的各種動物,增強分段教學寫作訓練的教學氛圍,師生間互動頻繁,深入挖掘學生身上的內在潛力。根據教材內容來學習作者對翠鳥的描寫,用幾句話來闡述動物的生活特點,有了更多的素材去進行語文寫作訓練。教師需要全面考察班級里學生的寫作訓練存在的問題還有哪些,補充一些關于動物類的寫作素材,增強分段訓練的模式。根據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利用語文教材從仿寫到創新寫作,多角度的進行寫作訓練,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二)增強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基礎知識是寫作的基礎和根本,學生有了一定的素材和知識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小學生在進行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鞏固好基礎知識,在低段年級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名言警句,以此來寫出優秀的作文[3]。例如,在學習《荷花》這一課時,文章中有許多描寫手法和優秀的語句,比如“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苯處熆梢宰寣W生把這些優美的語句記到摘抄本上。中段年級學生需要培養學生的修辭手法運用能力和文章層次結構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從文章的整體角度和側面角度來進行寫作。例如,在學習《一件小事》這篇記述文是,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劃分課文層次,學會怎樣安排文章結構。高段年級就側重培養學生對課文含義和表達的思想深入了解。使學生深入研究文章的真切感受。例如,在學習《一分鐘》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一分鐘”這一主題進行探討,學習文章手法和寫作思路,積累學生的寫作經驗,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分段教學學生的寫作訓練
學生的寫作水平想要提高,單單憑借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不夠全面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寫作能力,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高,更加全面。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段練習,促進學生寫作技能的提高。低段年級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增強學生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良好掌握。教師多向學生布置一些詞語連接、概括句子、標點符號的使用等作業,訓練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4]。在中段年級要注重根據文章內容來訓練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例如,在學習《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擴寫和仿寫,寫出太空中還存在哪些趣事,應用在作文中。高段年級要將寫作看成獨立的教學內容來虛席,給學生安排不同類型的寫作主題,使學生形成自己的寫作特點。
結束語
分段訓練模式能夠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以學生的文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為主要素材,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寫作能力體現著閱讀能力,寫作體現了閱讀教學的延伸,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夢琦.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之應用探討[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20,(1):38-38.
[2]楊艷麗.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9,(9):7-7.
[3]劉元利.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分段訓練模式的應用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4):247-247.
[4]張莉.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660(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