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逐漸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從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仍不注重體育教學,沒有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這導致學生的體育素質無法得到提高。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當作體育教學的目標,這是高中體育教師需要重點探究的課題。本文針對高中體育教育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展開了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手段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6-0089-02
引 言
體育運動既能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又能鍛煉學生的堅強意志。因此,學校應肩負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責任,使學生通過不斷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為順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學校應改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觀念、體育意識,采用新方式高效培育學生的體育精神,以保證學生健康地成長。可是從高中體育教學現狀來看,不少學校和教師在培養終身體育意識上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不斷進行優化。
一、培養學生體育精神、意識的重要性
體育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應不斷向學生傳達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此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高校應本著娛樂、健身的目的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促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掌握相關的知識及訓練技巧,進一步體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從而愛上體育。
高中是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黃金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有著較為成熟的思想和較強的思考能力。高中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精神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鍛煉的意識,可見體育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好的體育精神便沒有好的身體,更不用說其他教育了。而高中體育授課的宗旨便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確保學生可以健康、全面地發展。經過學校的大力倡導和積極引導,很多高中生加深了對體育的認識,向著正確體育道路前進,充分結合書本和自身實際情況,堅持體育鍛煉,既獲得了健康的身體,又培養了堅強的意志,最終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優秀人才。
二、以往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高
部分高中生的身體素質較為低下,跟不上體育教學的進度,甚至會在體育鍛煉中受傷。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師將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及升學率放在第一位,認為學生應將更多的時間用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因此會出現占用體育課的現象,這也是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不高的一個原因。
(二)健身器材不足
一部分高中學校教育資金不夠充足或來源渠道比較單一,沒有匹配相關的體育器材,所以有些體育教學內容無法有效開展[1]。有一些學校僅有簡單的器材,涵蓋籃球、跳繩、足球等,但很多現代化的體育設備基本沒有,不能順應現階段的教育發展需要。還有一些教師開展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甚至有的會采用讓學生自由活動的方式來開展教學,而不講解相關體育知識。教師使用這種教學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是難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及運動能力的。學生身體素質不高,在走入社會后也就難以適應工作崗位。
(三)運動場地設施缺乏
高中體育教學需要多方面資源的輔助才可以高效授課,特別是個別對場地設施的需求度較高的項目[2]。經過相關調查得知,不少高中學校缺少體育設施,學生不能高效地進行體育活動,不利于其身體素質的發展。這也是體育教學不能得到有效開展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不同方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雖然更新了教學模式,采取了有關措施來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可是成效較低。基于此,筆者展開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下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方式。
(一)使用科學的課本,加強理論教學
在高中體育授課中,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給學生傳授正確的理論知識,使學生熟練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以防不正確的體育動作導致身體受傷。體育教學配套的課本需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體育教師可從不同的體育類型入手,結合學生的年齡、性別及個人體質,安排不同種類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3]。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體育授課方式,即將男女生分開,讓男生開展對抗性強的體育活動,讓女生進行瑜伽類等使身體柔軟、塑形的活動。此外,課堂教學內容應富有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吸引學生積極學習相關體育知識,為今后開展不同的體育活動打下理論基礎。這樣,學生能充分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意識到進行體育鍛煉的真正含義,為樹立終身體育觀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舉行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高中生對參與體育活動缺乏積極性,一是體育活動沒有意思,并且很耗費體力;二是高中生面臨升學的壓力,不愿抽出多余的時間參與體育活動。這種狀況的出現與當下的教育體制有很大的關系。體育是一門極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但是為什么會出現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呢?教師應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進行改進。興趣可以使學生愛上任何一種事物,包括體育,這種興趣傾向會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學校體育活動[4]。高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有著較強的好勝心和探索欲。這個階段的學生更喜歡競爭性的體育活動,體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種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兼具競爭性和趣味性的游戲,以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此外,高中體育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時,還應了解學生不愿參與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耐心、認真地傾聽學生的需求,時常鼓勵學生,從而激起學生的求勝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5]。
例如,教師在設置體育活動時,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比較新奇的比賽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組織乒乓球活動時,可以提出改進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接力比賽。這樣不僅可以激起學生的勝負欲,還會使學生感受到乒乓球活動的魅力,從而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學生自然就愿意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釋放學習的壓力,以更好的狀態投入日常學習中。
(三)營造良好的授課氣氛
要想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最基礎的便是要求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體育學習任務,還是學生在未來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的必然要求。因此,首先,學校應結合體育教學實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加大對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體育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例如,舉行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營造出積極的體育活動氛圍,激發每位學生踴躍參與體育比賽的興趣,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其次,教師在授課前必須對授課內容有清晰的掌握,在此基礎上,依照授課內容挑選科學的授課案例。再次,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體育案例時,必須進行正確的示范,力圖采用直觀、有趣的方式教授給學生正確的體育動作。而學生可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加強體育練習,從而全面、直觀地掌握各類體育項目的標準動作,全面提高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在體育活動將要結束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記住教師教授的內容,并使其在體育活動中科學地運用。在學生出現錯誤體育動作時,教師要及時地指正,同時,教師應在教學中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用高效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結? ? 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在高中階段教學體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體育教學的創新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觀念及終身體育意識,并使用科學的授課方式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身體素質,進而確保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陳艷嬌.探究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信息周刊,2019 (41):1.
胡全勝.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探究[J].才智,2015(36):60.
陸海兵.探究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9(21):106.
王芳秀.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探究[J].體育時空,2018(05):168.
王曉飛.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7(06):29.
作者簡介:田沖(1981.1—),男,吉林四平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