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班主任在推進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始終遵循以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當下的教育形勢之下,班主任應當了解德育工作推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項問題,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班主任應當加強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結(jié)合工作實際思考總結(jié),提高德育工作的實際開展效果。文章就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1-0077-02
引言
德育工作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由于這一階段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所以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基于此,在這一階段,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作為班級的重要管理者,班主任應當將德育工作重視起來,了解德育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并且采取相對應的措施解決。
一、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當前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背景之下,教師在對小學生開展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可塑性非常強,他們對事物充滿了好奇,也會爭相模仿各種行為,因此,班主任在這一時期需要為學生樹立榜樣、明確是非,從而引導他們分辨善惡[1]。對此,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要明確德育對學生的發(fā)展十分重要。班主任可以作為引路人,從生活、學習等各個方面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引導。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關(guān)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使他們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推動學生社會化
小學德育開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對此,班主任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對學生來說,健康的心理與強健的體魄一樣重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進行培養(yǎng),防止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出現(xiàn)不良的心理,走向犯罪的道路[2]。因此,基于立德樹人的背景,在小學時期開展德育,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生活與學習,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糾正錯誤的能力。這樣,學生可以在遇到問題時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以此不斷推動學生社會化,可以讓他們具備健康的心理。
(三)有利于培養(yǎng)愛國情懷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之下,開展小學德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德育在現(xiàn)階段的重要性越發(fā)突出,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在德育的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讓愛國思想充分扎根在他們心底,從而促進育人目標的實現(xiàn)。在德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綜合人才的培養(yǎng)。當前社會會更加注重綜合性人才的培養(yǎng),德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道德品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目標。
(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挖掘潛在動力
班主任在實際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自信。班主任對學生的表揚和肯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像晨露夕暉一樣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的自卑,不斷建立起自信心。班主任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關(guān)愛學生,讓他們相信自己,覺得“我能行”。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是不同的[3]。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挖掘?qū)W生的優(yōu)點,放大他們的閃光點,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班主任要學會欣賞學生,這樣才能充分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力。
二、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措施
(一)強化行為養(yǎng)成教育
學校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當完善日常評比機制,選出優(yōu)秀班集體并突出其示范作用,引導學生規(guī)范行為,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在營造校園氛圍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發(fā)揮自覺遵守文明規(guī)范的作用,形成責任意識。為了有效增強德育教學的效果,學校應當在醒目的位置懸掛校訓,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形象地接受德育。此外,學校應當深入開展養(yǎng)成教育,不斷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從小事抓起。班主任要注重言傳身教的作用,強化小學執(zhí)勤工作的開展,在校園內(nèi)建設文明禮貌一日行為制度,完善考核評比機制,定期選出文明班級并進行表彰[4]。學校要獎勵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讓學生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道德素養(yǎng)。
(二)加強團隊合作
在管理小學班級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下很多學生為獨生子女。在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家長溺愛孩子,從而疏忽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導致學生具有十分強烈的自我意識。一些學生十分任性,這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與他人正確相處,使學生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快樂。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教學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學習,最終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與此同時,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討論,在討論時不斷思考、不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小學不管采用哪種德育形式都少不了小組合作,因此,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對其進行正確的分工和引導。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將不同特長以及不同性格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并且承擔不同的任務。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向?qū)W生明確一點要求,一旦選擇某一個職務之后,就要完成職務所承擔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結(jié)束之后,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互相點評,從而使學生明白在小組合作中自身應當承擔什么責任,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自身作為一名社會人員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三)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在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建立社會實踐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并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貫穿思想道德教育。從紀念日和傳統(tǒng)節(jié)日角度出發(fā),將各個重大事件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教育中,并組織開展豐富的道德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推動小學德育工作開展。例如,學校可以組織以環(huán)保節(jié)約、民族精神、節(jié)日民俗文化等為主題的德育活動,在學生生活中滲透德育,強調(diào)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以及遵紀守法的意識。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夠形成保護生命、尊重他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此外,德育活動可以讓學生感受祖國和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以此萌發(fā)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自覺投入為祖國、為家鄉(xiāng)奉獻的活動中。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在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開展相關(guān)活動,讓學生體會自強不息、愛好和平、團結(jié)統(tǒng)一的精神,引導學生做一個文明使者,保持感恩意識、仁愛之心,從而善待他人,并積極將這些意識落實到行動之中。同時,班主任也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同學入手,使學生在榜樣身上學會承擔責任。在小學內(nèi)部開展實踐活動,也能夠讓學生形成責任意識。班主任要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四)開展主題班會
小學班主任在推進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多開展主題班會,充分發(fā)揮班會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可開展以德育為主題的班會,從而扭轉(zhuǎn)當下德育工作推進過程中時效性低這一局面,避免班會形式化。小學德育主題周活動能夠提高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責任意識和策略意識。通過在班級內(nèi)部選定一個德育主題,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一系列活動,學生可以將在課堂所學的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將德育觀念根植于學生的內(nèi)心之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在班會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始終圍繞德育工作展開。只有這樣,才能契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最終目的,確保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最終確保德育工作的效果,明確學生的價值取向。
結(jié)語
小學班主任在推進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在吸取他人德育工作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結(jié)合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將德育工作融入班級管理之中,最終提高德育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海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途徑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0(22):119.
[2]季 超.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2):196.
[3]譚霞卿.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1):97.
[4]張家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19(30):160.
作者簡介:馮雪飛(1979— ),女,廣東廣州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勞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