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朋
摘 要:在開展小學語文深度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個體發展為前提,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同時,為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應為學生構建更多的自主學習平臺,使其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探究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并提出合理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核心素養;提升策略
新課改對教師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傳輸學生知識與基本技巧,也要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教育的重點方向。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深度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將核心素養與小學語文實踐有機結合。
一、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和價值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營地,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對學生學習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是小學教學活動的組成之一,其開設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形成語文核心素養和能力。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革新教學觀念,改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內容,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問題分析
1.教師教學觀念不夠先進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枯燥,教學內容單一,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興趣,降低了學習效率。加之課堂重理論輕實踐現象較為嚴重,大部分教師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學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導致思維發展受到阻礙。
2.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上,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性,進而失去了教學評價的意義。
三、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
在小學語文深度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做好備課環節,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前,教師需要研讀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難點和重點,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前提,明確教學目標,完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值得注意的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應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入手。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完成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實踐活動中,將知識轉為技能,提升學習效率。同時,學校也應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以此調動教師備課的積極性。在此過程中,教師之間相互探討、相互借鑒,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確保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2.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深度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能力,首先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有較強的玩耍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打造趣味性的教學課堂,如游戲教學。游戲教學與實際教學結合,能增添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緩解學生學習壓力。但在應用游戲的過程中,應注意幾個方面:(1)人本性。課堂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地位,為學生構建更多的自主學習平臺,使其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2)游戲活動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設計游戲活動時要充分站在學生角度進行考慮,選取適合小學生的游戲內容,保證游戲活動的順利進行。
比如,以《烏鴉喝水》教學為例,教師首先需要設計游戲活動內容,像角色扮演。教師:同學們,我們下面進行一個游戲角色扮演,需要選擇一名同學扮演烏鴉。教師將準備好的花瓶和石子拿出來,讓學生扮演烏鴉,并想辦法喝到里面的水。這種方式發掘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首先,教師應革新教學觀念,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設計要以學生個體發展為前提,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其次,要為學生構建更多的自主學習平臺,使其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最后,教師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個體上,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兼顧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推進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麗珊.基于新課標的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賾[J].成才之路,2020(10):74-75.
[2]葉曉琴.深度閱讀,提升學生閱讀素養[J].小學教學參考,2020(10):15-16.
[3]張星華.小學語文閱讀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度閱讀[J].才智,202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