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小學教學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小學教學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提高知識儲備,更應當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藝術情操,而在小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音樂教學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音樂教學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在開展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針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策略
合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占據主要位置,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演唱能力,但就目前教學工作開展的現狀來說,由于教師對合唱教學的認識較為薄弱,開展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甚至有些學生會對合唱教學產生畏懼心理,因此,本文將結合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促進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開展。
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小學音樂老師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合唱教學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因此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質量較為薄弱,而合唱教學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演唱形式,對于學生素質和教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教師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因此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采取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展現出對各個層次的把握,對于聲部、音準信息的掌控,并沒有提出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這種單一的合唱教學方法,使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合唱教學產生了抵觸心理,而且通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對合唱教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很難有效展現。不僅如此,合唱教學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較高,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一首歌進行反復訓練,而訓練過程又過于枯燥無味,很多學生很難適應這種枯燥的訓練方法,使合唱教學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培養學生的合唱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各項活動的內在動力。要想提高小學合唱課堂的教學效果,應當提升小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首先,教師應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展現獨特的個人魅力,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有限,因此在開展小學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全面地認識到小學合唱教學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展現個人魅力。通過使學生喜歡老師,從而愛屋及烏地喜歡老師的課程,通過這種方法提高小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其次,提升學生對合唱歌曲的鑒賞能力。在合唱訓練開展的過程中,反復的訓練會使學生逐漸減少對歌曲的興趣,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培養學生的歌曲鑒賞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含義,從而提升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
2.注重合唱技巧的引導
合唱十分注重各個聲部之間的配合,只有各個聲部之間協調、統一、平衡,歌曲才能夠完美地演繹出來,因此對合唱中的氣息、音準的控制至關重要,這就需要音樂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技巧,并且針對學生所表現出的音準進行及時的糾正,通過逐字逐句的訓練,提升小學生的合唱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樂器,展現不同的聲部和音準。通過這種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音準和音高之間的區別,比如,可以先指導學生進行聲部的學習,在基本掌握不同聲部的音準和音高之后,再進行統一的合奏訓練,通過這種方法達到各個聲部的完美統一。
3.采取多樣化的訓練方式
為了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可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針對某一聲部的某一音階進行反復練習,這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采取一些新穎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合唱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演唱技巧,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發音的方法,可借助一些小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打開口腔,如做出咬蘋果、打哈欠的姿勢,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打開喉嚨、打開下巴等等。
三、結語
合唱教學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群眾性和實踐性。通過合唱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質和身心的共同發展,但就目前的小學合唱教學開展現狀來說,由于部分教師對合唱教學的認識不足,開展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可采取新穎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借助樂器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合唱技巧,通過采取一些新穎的方法,改變死板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孫曉燕.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4):7.
[2]凌薇.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C],2019.
[3]鄒進全.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