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的心智已經趨近成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所以,高中教學中除了要按照課本完成教學任務外,還要注重教學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力。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完成最基本的學科教學,更要從課本出發,由點及面,努力延伸課程內容,關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而傳統文化的滲透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更能從中汲取文化營養,振奮文化精神。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滲透
我國的社會文明空前發展,整個社會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但由于現代科技的沖擊與社會發展前進的趨勢,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遇到重重挑戰與困難。毋庸置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灌溉與滋養,我們必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業者首先要身體力行。高中語文教學對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進步與發展,更能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進而提升國家軟實力。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過于關注應試,忽略了學生文化素養的形成
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只把教學當作應試的工具,善用題海戰術,只注重提升學生答題的技巧和能力,而忽視了對課文中文化精髓的挖掘和講解,學生只能知道課文的大體內容,卻難以感受到課文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傳統文化滲透更是無從談起,這不僅會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還不利于學生的長遠進步與發展。
(二)教學只關注課本,忽視課外延伸
高中生的課業壓力較大,能分配給語文學科的時間并不充足,這導致部分老師只關注教學的進度,卻忽視了課外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學生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這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和想象力,學生文化素養的形成只局限于課堂,難以接觸到充足的文化素材,也就無從談起文化內涵的熏陶與培養。
(三)語文在高考中地位不高,很多學校難以實現資源均衡分配,忽視了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考試中很難拉開差距,很多學校寧愿把課程安排和師資力量向數理化傾斜,也不愿對語文教學加以重視。這就造成高中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話語權不多,對學生關注度不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尷尬局面。
二、高中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一)深挖課本素材,重視拓展延伸,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血脈,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做好課內教學與延伸,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本最低、功效最好的辦法,更能加深高中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喚起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
例如,在講述《離騷》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認識到屈原愛國、忠誠、寧死不屈的優良品質,然后帶領學生熟讀《離騷》,通篇翻譯全文,讓學生重點掌握其中的文言文知識,能夠從字面理解課文全文。然后再讓學生重點誦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固世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等經典名句,在熟練背誦的同時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和作文寫作中。課程結束之時,還可以借此講講端午節的由來,讓學生了解吃粽子、賽龍舟、系艾草這些在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風俗背后隱藏的文化含義,還可以鼓勵學生搜集關于端午節的詩句在課堂上分享。
(二)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加強傳統文化滲透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在完成基礎知識的教授之余,更要開展相關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讓學生更加走近傳統文化,增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用行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以此提高學生文化素養,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組織學生觀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電視節目,如近年來大火的《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等,此類文化節目提供了很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載體,更能在觀看過程中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學生在觀看節目放松身心的同時,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自覺了解傳統文化,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實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前三分鐘”,在每次正式進行課程內容之前,要求學生輪流分享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詩詞、故事和風俗,這會增強學生的主人公意識,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在課堂上講述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臨場控制能力,還可以營造活躍、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
(三)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讓文化之美在學生筆尖流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不能只停留在被動灌輸,還要鼓勵學生自主表達,除了要督促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要布置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寫作任務,變被動灌輸為主動表達,在寫作表達的過程中切身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必要時還可以開辦一些書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的寫作比賽,鼓勵學生書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提高學生的鑒賞審美和表達能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學校,走近學生,在新一代祖國棟梁中生根發芽。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并非只為實現高考升學,更要注重人文精神和素養的養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中教學中的滲透,不僅是新時代語文老師的教學任務,更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樹立文化自信的關鍵一步。
參考文獻:
[1]王川.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21(12):25-26.
[2]史鴻銘.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策略[J].課外語文,2021(4):23-24.
[3]宋陽.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考試周刊,2020(A1):43-44.
作者簡介:程志偉(1979—),漢族,山東菏澤人,大學,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