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且在社會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教育教學領域發揮重大的作用。而翻轉課堂則是指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前或課外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并自主學習,課堂變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場所。探討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內涵認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提升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成效的相關舉措。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實踐研究
目前,社會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高[1]。高素質人才培養是保證社會發展的基礎,怎樣對初中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活動,教育領域需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教育領域對處于社會發展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學不斷創新與改革,并配合翻轉課堂形式教學,這對初中生計算機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對其進行詳細闡述。
一、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涵認知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重新調整了課堂內外時間,由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習,成為課堂主人。之后與老師進行課堂知識的探討,并由其他學生完善補充,這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式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學生可在課前預習,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目標教學。教師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指導作用,實現學生自我學習,且全新教學理念應用可保證學生發展的全面性,豐富學生學習內容。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一般較為基礎,在實際操作中信息技術課程實踐性與應用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可有效應用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是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初中課堂上翻轉課堂教學法應用較廣泛,體現了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可對教學改革進行反映[2]。應用翻轉課堂教學可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翻轉課堂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老師與學生的感情明顯增進。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及時與老師溝通,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公平教學為翻轉課堂教學的主要原則,教師應重視學生感受,依據學生間的差異制訂個性化教學計劃。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習效果。計算機等先進的技術教學工具的應用,可實現隨時隨地教學,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學生能力與知識掌握有了更全面提升。
二、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重視程度低
初中階段的學習非常重要,為學習階段的重要轉折點。部分學校沒有對信息技術教學引起足夠重視,只是簡單地認為順利考上高中是學生主要的奮斗目標,常忽視教學過程,這對信息技術技能學習產生了較大阻礙,且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
2.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較簡單
翻轉課堂下教師常依據教學目標教學,教學內容難度較低。部分學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希望老師能給出正確答案,但是因教學內容不完善,教師無法給出準確答案,對學生學習效果產生影響。
3.教師綜合素質不高
當前初中一般每周開展兩次或一次信息技術課程,因學校對初中信息技術重視度不高,導致該課程上課次數明顯縮減,影響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另外,因信息技術教師較缺乏,會對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整體素質產生影響。老師不能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影響學習效果。
三、提升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成效的舉措
1.教師要將備課重心前移
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流程結構,學生學習重心前移到課前,相應的教師的備課重心也要前移,要做足“前戲”工作,方能取得好的成效。教師要提前收集若干教學素材,制作相應的教學短視頻等,通過網絡發布,增設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以達到自我控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教師的工作量非常大。
2.及時處置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學生作為翻轉課堂主體,學生應主動分析與討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對提高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專業化,教師應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
3.加強檢測評價
翻轉課堂將大量的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而且是課前完成了,效果怎樣,教學反饋環節顯得很重要。學生在觀看了相關教學視頻及資料后,是否理解了學習的內容,理解的程度如何等,均要引起教師的反思。學生對問題的回答等情況,均要通過云平臺上傳并做到及時匯總、處理,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只有讓評價技術及時跟進,才能使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得到實證檢驗。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教學領域的改革創新,越來越多的人對翻轉課堂理念有了更深的認知,且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可改變傳統教學理念,與當前新形勢相適應,可進一步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綜合能力。雖如此,翻轉課堂下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會出現一系列問題,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宋桂云.認知負荷理論下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探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48(18):61-62.
[2]陳建吉.“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先做后教”在師范教育中的實踐:以H校《教育研究方法》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0(4):53-57.
作者簡介:陳雨婷(1993—),女,回族,江蘇南京人,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學二級教師,從事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