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炳榮
摘 要: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是課程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對學生思想的發展和品德的塑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闡述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自主學習模式的重要性,探究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自主學習;模式分析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地灌輸不利于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會對教學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習缺乏自主性,不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究知識,使思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基于此,需要教師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在課堂上應用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自主學習模式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不斷深化推進的背景下,教育界對學生良好品質和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這使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當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完成相關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加強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改變傳統教學當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讓學生能夠更主動地進行學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思考,加強學生自主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當中,形成自主學習意識,使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在開展自主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放在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深入探究當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識,在加深知識學習深度的同時延伸知識的廣度,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
措施
1.更新教學理念
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對課堂起著主導作用,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對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激發,缺乏對知識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在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很難對教學模式進行突破,影響了教學水平的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教學觀念需要進行更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生本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堅持憲法至上”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一些固定的法律條文和規定,這使這部分知識學習起來比較枯燥,若是教師再過多地講解,會更加降低學生的興趣。基于此,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好任務,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還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
2.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當中應用自主學習模式,需要教師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在預習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過程中,可能在預習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方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漸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教材當中,每一章節都會有很多小知識,學生以教師布置的任務為依據,按照小節來進行預習,從而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在不斷預習的過程中,學習預習的策略,進而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生除了預習課本知識之外,還需要多去學習一些課外知識,開展廣泛閱讀。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來說,大多數內容都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3.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隨著課業壓力的加大,學生會有很多學習任務,多學科的壓力導致學生缺乏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視。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語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自主學習模式,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去主動學習、自覺學習,掌握更多、更有利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挖掘知識深度的同時,拓展知識的廣度,培養核心素養,從而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丹梅.試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新課程(中學版),2019(6):136.
[2]曾月收.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索[J].科學咨詢,2019(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