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瓊
摘 要:在新課改政策逐步落實與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教育領域對教學模式的變革越來越關注。數學知識能夠培養小學生的理性思維。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其加以重視,高效構建小學數學生本課堂。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生本課堂
現階段,小組合作教育模式已經得到了教育領域的重視與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此種教育方法予以關注,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數學課堂教育效果。
一、為學生創造輕松、自由的小組合作環境
意識是人產生行為的源頭。小學生在平日學習數學知識時,并未經常進行互動與合作,其本質原因不是學生不想與他人合作,而是缺乏合作意識,或者沒有掌握正確的合作方式。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針對數學學科本身具備的特點,在輕松的氛圍與教學環境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思想以及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扇形”這部分數學課程時,可以先在多媒體屏幕上為學生展示形狀為扇形的實物,如荷葉、披薩一角、切開的西瓜等。之后,教師可以針對某一種實物進行單獨展示,并向學生提問:“大家仔細觀察這個物體,其本身究竟有什么特點?”由于扇形與學生之前學過的圖形具有差異性,似圓非圓,因此學生對其充滿了困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研究過扇形的特點之后用紙張制作一個扇形,以此深化學生對扇形性質的理解。如果學生自行完成,不一定會獲得良好的效果,并且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幾個學生分成一組,為各組的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于探討扇形與制作扇形,學生在小組內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而教師則在其中為其進行指導與輔助。教師先不要評判學生對扇形性質與特點方面的說法正誤情況,避免學生由于自己表達錯誤而失去表達信心,首先需要增強學生在小組內的參與感。當學生討論并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系統地為其講解關于扇形方面的知識內容,即扇形是由一條弧與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
二、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與合作實踐活動
實踐是唯一能夠對真理進行檢驗的標準。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打造出高效性的數學課堂,就不能只是讓學生模仿教師所教授的數學解題方式或者死記硬背,而是要更多地為學生創造參與數學實踐的機會,并在此過程中重點培養其數學實踐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測量”這一章數學課程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測量黑板、課桌、講臺等教室內常見物體的長、寬、高數值,并將最終的測量結果用毫米、分米、千米等單位表示出來。學生剛接受此項學習任務時,往往覺得無從下手,此時,可以讓學生分組行動,教師將班級內每10名學生分成一組,讓學生針對學習任務進行討論,最后開展行動。教師要引導每組學生將各自的工作進行合理分配,每組都要有測量員、數據記錄員、數學換算員等,防止學生在開展合作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出現混亂的情況,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最終的小組討論以及測量換算結果進行一一總結與評價,使學生能夠在正確記憶與理解這部分知識的同時,有效增強其數學實踐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互評
在具體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適當地對自身的學習情況與方法進行反思,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可以以分組的形式對某一章節或者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互評,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了解自身在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效果方面存在的不足。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部分數學課程之后,可以將每4個學生分成一組,讓小組內的學生各自為組內成員出1~3道數學題,并對組員的答題方法、答題規范情況以及這一章節數學知識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之后互相交換意見,待學生各自閱覽之后,教師再對學生的互評結果進行總結歸納,最終針對學生在這一章節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使用此種評價方式,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了解到他人在數學方面的優勢,取長補短,最終對自身的數學學習方式進行改良。
四、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已然成為教育行業普遍應用的教育方法,在生本教育理念支持下,合理地應用此種教學方法,可以在增強學生學習數學自主性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協作意識,使學生獲得更加優質的數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葉紅.小組合作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本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下旬),2020(10):24.
[2]李荷芳.小學數學生本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J].考試周刊,2020(2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