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
摘 要:依次從預習環節、上課環節、復習環節、作業環節等四個環節積極探究“四環節十六字”教學模式下師生角色轉變情況。
關鍵詞:“四環節十六字”;歷史教學;師生角色;轉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師紛紛在歷史課堂上積極嘗試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力求為高中生的課堂認知找到一個最佳模式。在此背景下,“四環節十六字”理念異軍突起,在歷史課堂上展現出強大的創新力、發展力和實效力,極大地優化了高中生的知識學習和快樂成長,也有效轉變了師生角色。
一、預習環節的師生角色轉變
在“四環節十六字”的第一個板塊——“預習環節”中,高中生能夠在“讀”中自主學習,在“查”中獨立解決問題,在“思”中深入探究,在“問”中準備交流內容。因此,“預習環節”為高中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實、詳盡的探究內容和認知方向,使之走向有設計、有組織、有目的、有內容、有實效、有體系的科學認知狀態,高中生成為自主預習的行為主人,而教師成為幕后導演。
以“洋務運動”為例:
高中生可以在“四環節十六字”理念的指導下“讀課文”,“查教材”自主總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具體含義以及全面了解洋務運動產生的歷史條件,還要“深思”如何對洋務運動作出科學公正的評價,更要對洋務運動的具體時間、代表人物、活動口號、歷史資料、具體結果等產生“疑問”。這樣,高中生就在課前預習中逐漸成為預習活動的小主人,而教師也成為推動高中生科學發展的隱形英雄。
二、上課環節的師生角色轉變
在“四環節十六字”的第二個板塊——“上課環節”中,高中生能夠在“聽”中積極悅納教師對課文內容的主觀認知信息,在“記”中精準獲得教師匯總的重點知識,在“說”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自覺認知,在“練”中將理論學習轉變為實踐探究。因此,“上課環節”為高中生的歷史認知、合作交流和快樂成長指出了清晰的發展道路,高中生成為戰場拼殺的戰士,教師成為現場指揮員。
以“貞觀之治”為例,高中生可以在“四環節十六字”理念的指導下仔細“傾聽”教師對“貞觀之治”的解讀,翔實“記錄”下“貞觀之治”形成的歷史原因,與其他同學一起說說李世民與武則天的統治觀,在“課堂練習”中了解一下唐朝初期“貞觀之治”的時代背景。這樣,教師就成為與高中生一起認知、一起探究、合作交流、互通有無的課堂陪伴者、指導者和促進者。
三、復習環節的師生角色轉變
在“四環節十六字”的第三個板塊——“復習環節”中,高中生能夠在“憶”中積極回憶師生的知識探究過程,在“理”中全面匯總認知信息,使之條理化,在“聯”中運用發散思維,浮想聯翩,在“研”中深入探究歷史知識的可能區域。總之,“復習環節”為高中生的知識復習設計了一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合理有序的認知階梯,高中生成為知識學習和信息溝通的主人,與教師平等交流。
以“北伐戰爭”為例,高中生可以在“四環節十六字”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回憶”掌握北伐戰爭的目標、對手、戰役等相關信息,逐漸“理清”北伐戰爭能夠勝利進軍的原因,并“關聯”當時的歷史背景探究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深入“研究”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過程。這樣,高中生已經成為知識匯總、信息整理和拓展研究的主人,而教師則成為“遠程遙控”高中生進行復習活動的工程師。
四、作業環節的師生角色轉變
在“四環節十六字”的第四個板塊——“作業環節”中,高中生能夠在“溫”中復習課文內容,做好習題準備,在“糾”中更改前次作業中存在的錯誤,在“習”中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在“疑”中積極思考,激發思維活動的新火花。因此,“作業環節”使高中生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該干什么、該怎么干,幫助高中生成為獨立執行任務的“特種兵”,教師則成為出謀劃策的“軍事”。
以“難忘九一八”為例,高中生可以在“四環節十六字”理念的指導下重新“溫習”一下九一八事變的前因后果,“糾正”自己在東北抗戰、西安事變等事件中的錯誤筆記,高質量完成教師安排的關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習題”,并對“如果西安事變中沒有釋放蔣介石,中國歷史會怎樣發展?”這一問題進行質疑和推理,積極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樣,高中生在作業環節中成為活動的主人。
教師不僅是歷史教學的研究者、開展者和優化者,也是“四環節十六字”的認知者、踐行者和推廣者。因此,教師以“四環節十六字”為歷史教學的指導思想,積極探究預習、課上、復習、作業等四環節過程中教師與高中生的相互關系和具體角色,主動探究“四環節十六字”理念下師生角色的轉變情況,在歷史教學中為高中生創設出最優化的認知方法和成長途徑,加速高中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郭素芬.新課程改革下師生教學角色的轉變[J].學園(教育科研),2012(3):123.
[2]陳衛剛.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角色轉換研究[J].新智慧,2018(34):50.
[3]祝文宇.淺談新課標下歷史老師角色的轉變[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4):6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四環節十六字教學模式實踐效果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03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