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針對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措施并革新教學模式促使數學教學方法適合現今的教育情況,對問題導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作出相關的探討和分析并提出了研究策略,希望為后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問題導學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并促使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實踐探析
一、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1.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高的學科,因此,需要培養學生較強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整節課都在重述概念和按書中所給的套路做題,并不對學生進行各種實踐訓練,從而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課堂教學方法太過單一使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從而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學生的自身能力和認知水平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鑒于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這樣的問題導學方法便可以滿足這一需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課后教師也只是布置課本上的課后題目讓學生根據例子的解題思路進行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解題方法應付類似的考試題目,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學習的意識,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問題導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加強師生間的交流,這樣有利于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性格特征等為學生定制更為適合的教學方法策略,而教師在課堂中拋出問題有利于引導學生自行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和學習效率。
2.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
在現今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便可以發現數學教學通常是以反復練習習題的方式開展的,而學生的學習也只是一味地通過課堂上的理論講解之后便實施題海戰術,通過繁多的習題練習來進行查漏補缺,整個過程機械單一,缺乏趣味性,整個過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而讓學生類似于學習機器。所以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針對以上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與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同時充分運用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好引領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師應保證課堂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效率,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問題導學法的應用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活躍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脈絡,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1.教師設計問題應具有針對性,因材施教
問題導學法在運用過程中問題的提出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教材內容的知識點,并且學生通過對相關問題的討論、思考能夠明白當堂課該學習的重點及難點,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提升數學能力。同時教師也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效果來及時更改題目,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來制定不同的題目。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函數時教師設計題目時對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可以多參考教材上課后習題上的題目,對于基礎好一點的學生教師可以搜集教材外難度較大的二元一次函數題目給予他們額外的訓練,如果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很快地完成相應題目,說明學生對該知識點掌握比較熟練,以此給予教材外題目訓練。這樣給予了學生進步的空間。
2.通過問題導向加深師生感情
問題導向法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有所提升,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一般都會在講臺上多給予學生距離感。通過問題導向法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會更多,學生會把教師當作朋友。把問題當作媒介在課堂上教師通過這一媒介與學生進行大量交流營造出活躍、愉快的課堂氣氛,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對于教師的建議能夠像朋友提出建議那樣虛心地接受,從而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同時提升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能夠向多方面發展的能力。
三、結語
數學教學不僅能夠教會學生基本的算術方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教學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未來發展都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的情況分析便可以發現仍存在不少問題降低了教學的效率,所以,教師應根據現階段的教育發展情況來選擇問題導學法的方式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吉強.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8(10):10-11.
[2]李雨.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8(9):125.
[3]王飛.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7(30):78.
作者簡介:雷鵬飛(1974—),男,漢族,甘肅靜寧人,學歷: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