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紅
【摘? ?要】?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期間就要打好作文基礎,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參差不齊,作為語文老師不能用單一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利用單元主題教學的方法強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單元主題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對于學生作文的寫作要求,多是對單元作文相關的教材內容加以介紹,再要求學生對照教材完成有關作文的寫作。該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無法真正了解寫作的要義,依舊會出現面對作文題目無從下手的現象。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要求教師利用創新的教育模式,強化學生寫作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寫作思維,完成有關寫作的教育目標,讓學生真正學會寫作,提升寫作質量。
一、由簡到難,逐步強化寫作
在小學高年級單元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寫作、認識寫作,才能強化學生的寫作質量。基于此,教師要利用創新的教育模式,從根本上強化學生對寫作的認知,并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對寫作內容加以深入思考,強化寫作思想的形成,強化寫作的質量。教師可以利用程序教學法進行單元作文的指導,通過分解整體的寫作內容,制訂不同的寫作計劃,將寫作內容打散,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淺顯到深入的原則,幫助學生完成寫作計劃。
例如,五年級下第七單元中的“試著運用課文中的寫人方法,利用記敘文的方式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的作文教學,在作文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話題交流的方式,強化學生寫作素材的搜集工作。讓學生談談生活中遇到的人中哪些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可以用玩游戲的方式進行詞匯大比拼,分組進行,哪些詞語是描寫人物神態的?哪些詞語是描寫人物動作的?哪些成語是描寫歷史人物的?通過這樣有意識的訓練,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并在后續寫作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由點及面的方式,完善自身寫作流程的設置工作。
二、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激發寫作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寫作教學的實踐之中。
例如,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讓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甚至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鳥起飛前是什么樣子的?飛起來后,翅膀是什么狀態的”等等,利用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更細致地觀察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樂于寫作,還培養了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當然要豐富寫作內容,不僅需要多看、多思考,還要善于想象,教師可以激發學生對有關問題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打破思維定勢,跳出問題看本質,才能豐富寫作的內容,使寫出來的作品更豐滿。
三、將單元主題與教育資源相結合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忽略課本中的內容,可以將單元主題與課文中的內容信息進行整合,設定不同的主題,讓學生再回歸課本中,找尋相關體裁的描寫,明確不同體裁的語言表述形式,從而集結不同體裁中的優勢內容,完成寫作。
例如,在五年級上冊課文中就出現了《綠色千島湖》《鳥兒的偵查報告》《只有一個地球》這三個不同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三篇文章中找到相通點,通過學生的反饋,讓學生對于他們關注的問題進行寫作。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完成信息資源的搜集與匯總工作,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進行展示,有效激發學生聽、讀、感,再讓學生拓展思維,可以運用大膽創新、想象的方式進行寫作,甚至鼓勵學生對于喜歡的情節,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在冊,甚至在日后讀書、看視頻的時候,也將自己喜歡的句子、情節抄寫下來,完成素材的積累,強化自身的寫作能力。
單元主題作文教學的有效路徑還有很多種,在此就不逐一論述了。但其實質,就是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再度回歸單元主題的文本之中,找到作者所要傳達的觀點與價值理念,清楚整個單元文章所表達的意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與文字表達,才能強化學生的文字積累,并在后續寫作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遣詞造句的能力,提高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單元主題作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要肩負教育的重擔,通過不斷強化學生寫作興趣分步進行訓練,創新教學方法,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策略,才能強化單元主題作文的教學模式,為小學語文教育同仁提供更寶貴的意見。
【參考文獻】
[1]冷玲琳.新時期小學語文單元主題作文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0:883-885.
[2]何瑛.新時期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單元主題作文教學研究[C].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