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珠
摘 要: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師有著很高的要求。長期以來,小學數學教師習慣使用傳統的方法來開展教學,因此教學活動很難適應當前學生的需要。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需要不斷對新課改進行學習,借助學習和反思來優化教學內容,使小學課堂教學發生根本性改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根據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今后數學學科的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需要不斷加大學習和教學研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力度,使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同時,借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能得到培養,使學生能夠以更加科學的態度來應對數學學習,對學科產生新的認識。
二、 小學數學課程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
核心素養是一個學科的人才培養目標,它能夠體現出學科的特征和教育意義,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因此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使他們學以致用,為學生在情感上更加認可數學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并且讓學生以理性的態度來面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小學生由于缺乏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接觸數學之后會感覺數學學習很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學科核心素養,認真做好對學生的培養,幫助學生系統全面的學習,使學生自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教材內容。
三、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師對學科核心素養有清晰的認知
學科核心素養能夠規范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教師抓住重點來開展課堂教學,盡管部分教師不能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學科核心素養,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他們都知道要將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著力于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由此可見,當前的教師都能夠認識到學科核心素養對于促進小學教學的重要意義,知道應該從哪些角度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存在分歧
盡管教師都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很大分歧,絕大多數教師認為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借助課堂教學和習題,也有部分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需要積極借助課外數學實踐活動。因此,在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分歧,嚴重制約了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
(三)教師無法準確把控教學內容所涉及的核心素養
雖然目前多數小學教師都在積極學習和研究學科重點內容,但是無法準確把控教學重點的現象也普遍存在。部分教師在備課的環節自己也不清楚除了按照教材內容對學生開展課堂教學外,還能借助教材中的知識培養學生哪方面的核心素養,這也是制約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主要原因。
(四)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遇到問題之后,既不向教師請教,也不與其他同學溝通互動,很多學生直接將問題放下,等著教師講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到了這個問題,學生無論是否明白都不會再繼續思考這一問題,這就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很難得到訓練,這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五)受課時限制學生在課堂上思考的時間很少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很多,但是課時有限,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需要集中精力展開教學,以此來按照教學進度完成課堂教學。也正是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在課堂上不會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問題,因此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而開展的課堂教學,往往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很多問題只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就能解決,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時間,導致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無法實現。
(六)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學總結
根據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對小學生開展數學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利用簡短的時間來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總結的過程中,要將本節課的培養目標和學習方法、學習規律向學生介紹,并引導學生利用教師所總結的方法展開課后復習,但是由于教師忽視了這一教學環節,因此,教師即使開展教學總結活動,也更多注重知識點本身,沒有從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角度做好教學引導,最終導致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
四、 基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對促進學生學習能夠發揮出非常積極的作用,為了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按照以下策略開展教學活動:
(一)認真做好問題設計
要想更好的根據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來開展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在課前認真做好教學設計,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開展對知識點的探索,使學生能夠結合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快速融入學習活動之中,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數學問題。所以教師要注重問題設計,問題設計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并且要緊緊圍繞數學教學的主題。以《因數與倍數》這一節的學習為例,教師對教材中的例題進行講解之后,引導學生利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來展開對問題的思考,教師給出36這個數字,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將36的所有因數找出,由于36這個數字所涉及的因數很多,學生在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稍不留心就會遺漏,因此借助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數學思維來探索如何防止遺漏的方法,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解題經驗,提出按照順序排列或分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來展開探索,驗證自己的想法,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認真利用這種方法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就能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同時,教師也要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發現解題規律作為教學重點。在植樹問題中,教材給出了三個例題,分別是:在路的兩邊種樹,路的兩端都種、路的兩端不種以及在封閉曲線上種樹這三種情況,教師就可以結合這一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三種種樹方式存在的不同和特點。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數形結合思想,讓學生利用畫圖的方式,將種樹的問題清晰地展示出來,并借助自己所畫圖形來分析和總結,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借助問題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就能做好對小學生學習的引導,使核心素養真正發揮出促教學目標實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