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保證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教師專業發展保障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不足,需要在充分聽取廣大教師訴求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創新制度、措施、理念,建立教師專業發展保障機制。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教師隊伍建設;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53-0098-02
【作者簡介】殷群,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江蘇常州,213000)校長,高級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江蘇省三八紅旗手,常州市特級校長。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動態過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教師的專業發展受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學校要在環境、文化、培養制度、評價體系等方面努力構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障機制。
一、營造良好的教師發展環境
良好的環境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這里的環境包括兩個方面:硬件和軟件。硬件方面主要指學校的自然生態環境、辦公場所、學習場所、研究場所等。高中學校可以通過引進大學先修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創客實驗室、智慧化教學裝備等,讓教師在一流的學習與研究環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成長與發展。軟件方面要重點營造濃厚的學術與研究氛圍,以項目或課題研究為抓手,在實踐中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近幾年,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常州一中”)一方面,通過原址改擴建工程,打造現代化、智能化、高品質的物化環境,助推教師的專業發展;另一方面,依托學校的5個國家級課題、19個省級課題和6個省級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項目,引導教師探索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實施的前沿方法理念,以應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
二、建設卓越的教師團隊文化
第一,強化精神引領。常州一中以“龍城正學”省級“四有”好教師團隊建設項目為抓手,著力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責任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第二,以教研組主動發展倒逼教師的個體成長。一方面,實施教研組長海選。面對教研組長中存在的懈怠現象,學校面向全體教師開展“教研組長海選”。教研組長面貌煥然一新,積極性明顯提升,能夠主動思考學科教育教學面臨的問題和本教研組教師梯隊的發展瓶頸,通過制定教研組發展規劃,提升教師個體的發展愿景和團隊的戰斗力。另一方面,建立同伴式共同研修模式。學校為教研組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給教師更多的外出考察、境外研修等學習交流的機會,讓每個教研組實現“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愿望。定期為各教研組推薦閱讀書目、組織讀書沙龍,鼓勵各教研組教師選擇跨界、跨學科、跨學段的專業發展活動,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把打破學科邊界的思維方式帶入自己的專業工作,走個體自覺發展的專業化道路。
第三,建立專家指導團隊。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項目合作,組建由高校知名教授、省市教師發展培訓中心專家和學校“龍城正學”好教師團隊組成的教師專業發展指導團隊,為教師的課堂教學、課題研究、項目實施、論文寫作等提供強大的專業支持,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三、構建精準的教師培養機制
其一,分類培養,一人一策。學校教師來自不同組別,每一個教師的個性特長、專業愛好、學歷層次等存在差異,學校鼓勵教師不只是當“第一”,更要努力做“唯一”。學校尊重教師差異、因材施培,為他們選聘專任導師,實行“一人一策”的個別化指導。
其二,分層培養,克服倦怠。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如何讓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都有專業發展目標,需要學校針對不同發展時期的教師,建立不同的培養機制,讓每一層級的教師都有發展愿望。
四、構建促進教師全面而個性發展的評價體系
針對傳統教師評價體系中片面強調分數,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弊端,常州一中依托“龍城正學”好教師團隊項目,重點開展教師發展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研究,構建促進教師全面而個性發展的“四有”好教師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等4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和25個三級指標,評價全面覆蓋教師發展的各個方面。評價由學生、教師、管理者三方共同執行,借助學校所建設的信息化系統,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引導教師及時走出誤區,促進教師的高位發展。
五、構建信息化的自動評價系統
為了給予教師更加客觀、更加直接的量化評價,快速獲得反饋結果,同時減輕教師負擔,打通數據鏈接,避免教師資料重復上傳,常州一中與科技企業合作,建立了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系統。以“四有”好教師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在教師將有關成果信息上傳后,系統會自動進行大數據量化分析,為教師提供基于數據的診斷報告和“揚長補短”方案建議,從而讓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及時彌補短處,調整自己的發展重心與方向,促進教師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系統還可以從不同維度一鍵生成報告報表,將教師從繁重的報表填寫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