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培養思想品德、陶冶情操的科目,學習政治科目可以使學生了解時事政治,增加知識儲備。政治學科的教學不僅要教授書本上的概念性知識,還要教授學生一些時事政治的相關知識;不僅要了解過去發生過什么重大的政治事件,還需要了解正在發生的國家新聞大事。這就要求老師帶領學生通過研讀時評文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國家發生的大事,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
關鍵詞:高中政治;時評文章;研讀
一、提高學校對時評文章教學的重視度
現階段政治學科還處于發展階段,傳統的教育思想在政治教學中還占據主要地位。為了保證學生充分了解時事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結合政治時評文章,拓展學生視聽,引導學生分析政治事件,提出個人觀點。而現階段課堂教學內容和時事政治的結合度不高,這主要是因為時評文章的研讀在許多學校并不被重視,甚至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學校在教學計劃中要求教師趕超進度,以提高升學率為目的,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作為課內教學的重點,以學生取得高分為目標。高中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教師通常不會花費時間在時評文章的研讀上,通常只會在高考前的沖刺階段,壓題列出有可能會考到的時評文章,或有可能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記憶。學校對時評文章的重視度不夠,勢必會影響教師對于時評的重視度。
對于時評文章的學習,學校首先應該高度關注和重視。例如,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多媒體設備和學校中的宣傳欄,及時更新宣傳欄中的時評文章和時政熱點。并且將早操前和晚自習前的時間利用起來,讓學生利用廣播閱讀時評文章,或是播放一些時評新聞。在班級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早自習或者班會課,開展時評文章的研讀,將學生劃分小組,讓學生自己討論,發表對時評內容的看法,做好筆記。每個小組都需要提前準備好一篇時評文章,通過研讀進行分享,別的小組提出問題并加以補充,最后教師再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時事的關注度。
二、提升教師的政治教學能力
政治不僅僅是講述過去發生的一些時事新聞,更多的是讓學生了解目前正在發生的新聞。而對新聞進行解讀是教師必不可少的能力。如何更好地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現在正在發生的時事相結合,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實施政治有關的教學活動是現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自身閱歷也是至關重要的。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在熟悉和把握專業教材的基礎上,通過其他途徑獲取更多相關的時事資訊,并將時事政治的內容與政治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有機結合,從而構建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所以教師應該多關注當下的時政新聞,對新聞產生自己的理解,養成看報紙、看新聞的習慣,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更好地開展時評文章研讀的教學工作。
三、激發學生對時評文章的研讀興趣
對于高中時評文章的研讀,老師的督促和講解僅僅是一方面,更多的需要激發學生對國家政策、時評文章的解讀熱情。老師在日常講課的過程中,不要忽視時評文章的傳達,還要采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去傳達。
例如,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播放有關國家政策的新聞,在觀看新聞的同時,向學生提出幾點問題,讓學生在觀看新聞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思考,帶著問題去找答案,從而在日常的課堂過程中形成對時評文章的研讀興趣。老師平時要多向學生傳達一些相關文章,讓學生把研讀時評文章變成一種習慣。在平時看到相關新聞的時候,不自覺地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討論,聯系相關的課本知識。學校也可以多組織有關的活動,準備豐厚的獎品。讓學生在參賽的過程中逐步對時評文章進行研讀和了解,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其中。
綜上所述,與其他學科教育不同,對于時事政治中時評文章的教學,教師不僅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學習和把握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時評文章的研讀應該和政治教材中的內容相結合,實現相輔相成,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時評文章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優勢,將時事政治貫穿于政治教學中,讓思想政治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朱留玉.高中政治試卷講評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高考,2014(9):120.
[2]楊椰.時政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中的培養[J].讀與寫,2021,18(17):42.
注:課題類別:江蘇省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名稱:指向立德樹人的高中階段時評類文章研讀的教學研究,課題批準號:18B12J2SQ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