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清樂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穩定發展的背景下,對各階段教學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尤其是針對初中化學教學來講,其難度相對較高,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難以掌握其要點,且會影響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培養;對策
化學作為初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化學課堂教學中要遵循新課程改革要求,確保能合理地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這樣能培養學生的化學基礎思維,使學生能自主學習思考,并探究化學問題,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責任,確保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落實好每一環節的工作,從而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高效地掌握化學知識。
一、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穩定發展背景下,基礎教育從傳統應試轉變為注重培養綜合型人才,而核心素養理念是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中的一種模式,需得到各階段教師的重視,尤其是針對初中化學課堂來講,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且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還需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圍繞學生開展教學,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高,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為初中生的學習提供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必須落實好每一個環節的教學工作,尤其是針對多樣化教學模式的開展,確保選擇符合學生年齡段能接受的知識,并合理地將化學與實際生活結合,激發初中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化學知識,最大化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1]。
二、初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強化課堂邏輯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必須增強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只有不斷優化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才能豐富化學課堂,促使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化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走進化學實驗室”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學生對化學實驗有初步認識,在實際開展教學中,應先讓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有新鮮感與好奇心,這樣能將化學實驗室所涉及的一切用品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還要讓學生閱讀實驗室相關規定及要求,明確實驗步驟及操作邏輯,確保學生能完整的記憶,并高效地掌握實驗技巧,從而高效地學習化學知識,掌握本節課的重點。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獨立自主對問題進行思考,同時掌握化學知識,因此在此環節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來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金屬與金屬材料”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問題,什么是金屬?金屬的密度、熔點及導電性等是多大?生活中是否見過金屬材料?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可以按照本節課教學要點整合教材并合理地將多樣化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學習本節課知識,并自主完成教師所涉及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節課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涉及到記憶與理解,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高效地掌握課本知識,為日后的化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
(三)銜接生活,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由于初中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且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會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初中化學教師在實際開展化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化學知識,帶領學生一起探究、體驗,了解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例如,在學習“燃燒與滅火”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地將與滅火相關的實際案例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消防員運用高壓火槍進行滅火視頻,促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有充足的了解,使學生掌握降溫能控制燃燒。通過這種與生活銜接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該知識,從而更全面地學習課本知識[3]。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僅要遵循新課程教學要求,還要全面分析當前化學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際情況,從而落實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以學生為本,合理運用多種輔助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
[1]陳賢芳.淺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19(6):74-75.
[2]張莉.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24):33.
[3]王利學.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9(3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