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瑜杰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成為當前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小學美術教育的方式和觀念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前教育中關鍵的問題,小學美術教學也不例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善用教學技巧、重視教學與實際結合、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有效借助多媒體教學等多途徑實現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本文對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談談自己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
核心素養是當前階段教育界研究的熱點話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每一個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小學美術教學當然也不例外,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梢哉f,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知識和技能,更需要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將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引導學生在習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一定的美術核心素養。
一、培養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往往注重教會學生認識美術色彩,讓學生們學習繪畫的技巧,但是沒有重視培養小學生的正確的審美觀,致使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缺乏自主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更無法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小學美術教育沒有發揮出藝術教育的意義。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得到了重視,將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小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也是基礎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可塑性強,正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好時期。小學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包括對美術的表現能力,審美意識、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這幾方面是美術核心素養的關鍵,也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礎,更是進行美術鑒賞的重要部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美術知識和技巧,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審美意識和文化理解能力都是培養美術核素養的重要內容。受到傳統美術教學的影響沒有重視對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1]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過程也是培養美術興趣的過程。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將美術興趣轉化為對藝術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在藝術的道路上發展得越來越好。
二、提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有效運用教學技巧,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引導,而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主要表現在傳授學生學習和運用的技巧。新課改不但轉變了教學的理念,還創新了教學的形式,利用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使課堂講解更為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小學生參與美術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許多美術專業的基礎知識,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社會經驗和審美經驗欠缺,對于抽象的知識很難理解,進而產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抵觸心理,如果教師只重視生硬的理論講解,更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美術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技巧,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使小學美術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還可以落實小學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表現方式,降低小學生的學習難度。比如在學習《素雅的青花瓷》一課中,教師首先制作了一段欣賞青花瓷的視頻引入課題,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了,世間還有如此美麗的青花瓷花瓶,從而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出示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裝飾圖案,讓學生欣賞,用動畫分解青花瓷瓶的組成結構,在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教學“二方連續花紋”的概念時,往往會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花紋來講解,現在只要利用繪畫軟件進行簡單的色彩渲染,用沒有花紋、顏色的普通瓶罐與有漂亮的花紋、藍白相間的青花瓷瓶進行對比,就能清晰準確地把這個知識點演示給學生看,學生一下子明白了這個概念。在輕松、有趣的教學中,使學生明白美術學習是為了走進生活,美術創作更是為了發現感受生活中的美,在寓教于樂中落實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
2重視教學與生活結合,培養學生體驗美的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可以實現培養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只有使審美能力轉化為小學生自身的一種能力,小學美術教學中才能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需要讓教學和生活相聯系。小學美術知識與生活內容緊密相連,在生活中融入美術教學讓小學生回歸生活,使小學生在大自然中發現美、體驗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以生活為契合點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組織學生認識彩泥特征這一課中,在進行泥塑創造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點心進行觀察,讓小學生用相機拍攝各種精美點心的圖片,還可以讓小學生到面包房觀看師傅制作點心,進而啟發學生使用彩泥創造各種不同的點心,[2]在泥塑創作中要學會色彩的搭配、創造各種造型等。還可以讓小學生認識到美術知識與生活的關系,提高小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要突破傳統的理論講解方式,美術教學和生活有效鏈接,讓小學生回歸到生活中,深刻體驗生活中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促使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漸漸培養體驗美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3有效借助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欣賞美的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美術教師要改變過去傳統單一講解的教學形式,要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進而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教學中,其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能夠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學習與欣賞中。小學美術教材中的美術作品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實際生活中以及世界人民創造出的美卻是無限的,所以多媒體課件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課堂輔助作用,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欣賞美的能力。 [4]借助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創新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旋轉的短線》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用動畫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直線和曲線的不同,使用直線和曲線創作圖畫,讓學生了解造型藝術的語言,教師還可以在多媒體中播放現代的建筑物、雪花和煙花、波蕩的水紋等圖片或視頻,讓學生了解可以用直線和曲線制作成各種不同的藝術作品,通過多媒體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了學生欣賞美的能力。
4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提升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不但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進行創新,還要通過創新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古至今藝術發展的過程正是創新的過程,在不同的年代中包含者不同的創新精神。美術教學也是如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提升學生的創造美的能力。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更具有藝術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對于訓練學生抽象性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重視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進而不斷的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在美術課中開展橡皮泥制作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用橡皮泥創造出許多豐富多采的作品。比如《泥卷動物》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運用橡皮泥進行揉、捏、搓、壓等技巧,制作出各式各樣的動物。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孩子們想象力得到激發,塑造出了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富有創意的圖案:威武的小龍、懶洋洋的小蛇、 胖乎乎的小豬、笑容可掬的小老鼠、機靈的小狗......每個動物都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在課堂小結環節中進行全班性的作品展示,布置出一個小型的動物樂園。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手工技法、顏色搭配、結構的布局對作品進行一一點評,讓學生在評價中獲取知識,并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活動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藝術作品,還要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將核心素養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打下基礎。教師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體驗美、欣賞美、創造美,進而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武發文.加強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策略[J].漫畫月刊,2021,{4}(11):12-13.
[2]王燕虹.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策略[J].科普童話,2020,{4}(10):13.
[3]王曉濱.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策略[J].新課程,2020,{4}(05):196-197.
[4]許秀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策略[J].黑河教育,2018,{4}(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