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摘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比較淺薄,理解能力比較弱,認知水平比較低,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基于這一現實情況,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一直是老師研究和探索的方向。該文則是對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策略分析
就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情況而言,老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策略缺乏創新,沒有重視對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缺少足夠的寫作興趣,素材累積比較少,所以在寫作過程當中更多的是對于其他的作文生搬硬套,缺乏靈活地運用,語言銜接性差,文章的可讀性低。為提升學生寫作水平,老師應該關注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創新教學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
一、以興趣為切入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興趣”在小學生語文寫作學習過程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寫作教學活動當中,激發學生語文思維的發散。此外,語文寫作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課堂教學,老師應該將寫作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讓學生把生活上的目的所見、所想、所感,融入到寫作當中,才能夠才能夠更好地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真情流露才是提升一篇文章可讀性的關鍵因素。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老師可以把學生帶到學校的操場、學校附近的公園等這些地方,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寫作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當中拓寬自己的思路,結合實踐經驗,使得寫作能夠更加順利,有效地提升寫作水平。
比如在《介紹一種事物》這一寫作教學過程當中,老師首先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學生展示一定事物,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然后根據學生的描述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教學。如果是介紹動物,可以從動物的外形、習性等方面著手;而介紹植物的話,可以根據植物的產地、葉子、果實、形狀、味道等方面進行說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到附近動物園或者植物園,讓學生就近觀察,更直接地感受,提升學生的興趣,帶給學生更好地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一種事物,從而提升老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指導學生累積更多的寫作素材,加強運用能力
在學生的寫作過程當中,學生自身寫作素材的累積對寫作效率和寫作質量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環節,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方面累積寫作資源。其一:對課本內容知識進行累積。比如在遇到好詞好句的時候,學生要著重地標注,將其消化吸收,加強知識的遷移,從而在寫作的時候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其二:對課外知識進行累積。學生需要提升自身的寫作實力,僅僅開課堂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多閱讀一些優秀的課外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層面,豐富閱讀經驗,累積更多的寫作素材,才會在寫作環節有更多的思路。其三:多觀察生活,感知生活。學生可以把生活當中的經歷和感觸進行美化,然后融入到寫作當中,從而豐富寫作內容。
比如老師在教學《推薦一本書》這一寫作主題時,老師可以通過談話導入課題:“同學們讀了很多的書,相信你們在讀書的過程當中肯定有很多的收獲,哪你們最想給老師和同學們推薦的書是哪一本呢?”在輕松的談話過程當中,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和思考。然后讓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交流討論,比如可以進行匯報展示、好書自述、講故事表演等,讓學生各抒己見,互相推薦好書,并且說出這本書好在哪里。通過這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暢談過程當中累積更多的寫作資源,從而培養學生多讀書,多和好書“交朋友”的習慣。
三、教授寫作方法
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應該意識到教授寫作方法的重要性,寫作方法包括語文技巧、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等,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靈活地運用寫作方法能夠使得寫作文章的質量更高,提升文章的可讀性。此外,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和特殊化,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靈活地運用寫作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學《二十年后的家鄉》這一寫作主題時,老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導入話題,激活學生的想象力,然后給學生講述相關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作,在寫作過程當中重點強調三個方面:有順序、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然后讓學生自由發揮,進行寫作。
四、總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可以從以興趣為切入點、指導學生累積更多的寫作素材、教授寫作方法等方面著手,從而構建一個高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昕麗.“話”“畫”交融促寫作——小學寫作教學策略例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227-228.
[2]饒學娥.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強化閱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析[J].亞太教育,2019(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