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一鑫
摘要:小麥可以制作出各種傳統美食,因此我們試圖以此為切入點,在內容的選擇、課堂的導入、過程的實施、家園的聯系等環節中,將小麥引入課堂,通過美食,探索生活化的課堂,使幼兒喜歡傳統,傳承我們獨特的地方文化。
關鍵詞:內容實施 課堂導入 過程實施 家園聯系
“生活即教育”是幼兒教育早期,陶行知先生就一直倡導的,也是我們當代的主流。“民以食為天”,美食是幼兒每天都接觸的東西,所以,我們通過小麥這一媒介,將生活和幼兒的能力、發展相結合,選擇適合幼兒的方式,讓幼兒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一、內容選擇
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們就從實際出發,選取本土化、生活化的教育內容,利用其優勢,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尋找不同知識的書本。
(一)本土化
本土資源是幼兒熟悉的,其教育功效應該是事半功倍的,但是身處其中,我們往往會將其忽視。生活中,一提到美食,幼兒眼里只有“肯德基”、“麥當勞”,卻不知道,其實家鄉的“油雞”“麥芽糖”“面筋”也美味可口,營養健康,更勝舶來品。所以我們以當地人們所喜愛的小麥為出發點,輻射出以此為原料所制作出的當地美食:麥芽糖、油雞、面筋、大麥茶、饅頭等。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幼兒對于這些美食的制作工藝有一個了解,從而讓他們喜歡傳統美食,傳承當地的制作工藝,也能夠讓他們獲得新的生活知識。比如:在《大大的饅頭哪里來》這個活動中,幼兒通過朗朗上口的問答式兒歌,結合饅頭的制作工藝,小朋友們都很驚嘆:黃黃的小麥通過機器的碾磨能夠制作出白白的面粉;而白白的面粉加入水,經過人們的巧手能夠制作出香香的饅頭。一首兒歌,卻蘊含著豐富的知識。
(二)生活化
對幼兒來說,越是貼近生活、感性的教育資源就越具有價值。生活是一種實踐、一種參與、也是一種體驗。比如:早晨的燕麥粥,飯店里的大麥茶,這些是幼兒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于是,我們也將這些大麥制品引入課堂,讓他們可以聯系生活有話可說,能夠感知。
二、課堂引入
課堂的導入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猶如用餐之前的開胃菜。富有藝術性的設計和安排,必能吸引幼兒,引發興趣,激起層層浪花,開啟思維閘門,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
(一)游戲化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貫穿幼兒的一日生活,也是幼兒學習的興趣所在。如果能夠運用一種游戲化的導入方式,那么必定能夠吸引幼兒的眼球,讓幼兒感覺到他們不僅僅是在上課,更是再生活。比如:在《大麥謠》這節課中,我們讓幼兒事先自己用各種物品與麥子進行嘗試,看看如何能夠發出悅耳的聲音,搭出節奏,然后引入《大麥謠》,為其配樂。這樣,小朋友都很愿意自己去嘗試自己喜歡的配樂方式,創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二)生活化
福祿貝爾曾說過:“通過生活并來自生活的課,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課。”因此,老師們在正式上課之前必須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合理的導入,促進幼兒更加積極地學習。例如:在《搓面條》的活動中,我們就以問題“你吃過面條嗎?”“吃的面條是怎樣的?”為話題,小朋友能夠說出,他們吃的面條都是細細的、長長的,而且粗細是差不多的,因此,這就成為小朋友進行搓面條活動的要求。
三、過程實施
生活化的課堂能使幼兒感受到課堂的魅力,用心去吸收生活所給予的養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貼近生活,將生活融入課堂,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是感覺到在上課,而是在生活,課堂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創設生活情境
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學情境生活化會使教學更加貼近自然、更加有效。比如:在《面筋》這個活動中,我們就創設了“我是小廚師”的生活情境,帶著小朋友一起觀察如何和面,請他們也自己試一試。然后,我們給每個小朋友都分一些和好的面,讓他們自己試著洗面筋,感受面經過水沖洗,洗出面筋的過程。在盛面筋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面筋在水里是白的,可是離開水卻變黑了。這些在生活中有趣的科學問題,激發了小朋友的興趣,讓我們增加了很多的生活經驗。
(二)人人參與,有所收獲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讓每個人都參與,通過練習讓每個人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比如:在《炸油雞》這個活動中,我們就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的搟面杖,讓小朋友觀察如何和面、搟面,請他們也自己試一試。然后,讓他們自己用剪刀剪出油雞。最后,我們還進行了現場炸油雞,觀察油雞在炸制過程中的變化,聞著香味,咔哧咔哧的品嘗油雞,小朋友臉上都樂開了花。在這樣一情境中,孩子們學習了油雞這一種美食的制作工藝,看到了面粉遇到水、油之后所發生的變化,體驗品味自己勞動成果的愉悅心情。
四、家園聯系生活化
幼兒園的生活化課堂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首先是物質上,我們一些本土材料的獲得,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去收集。比如:在《認識麥子》的活動中,有小朋友的家長是自己種小麥的,我們會請他們帶一些到學校,讓小朋友有一個形象的認識,知道小麥是怎樣的,和稻子有什么不同。還有,在炸油雞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不知道和面時是否要放發酵粉,通過有經驗的奶奶的幫忙,為我們解開了疑惑。
生活賦予了教學美好而又深刻的內涵,生活也使教學蓬勃生機、煥發活力,成了教學最大的動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發現生活中有價值的東西,實施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多看、多思、多做,讓教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歸生活,是我們努力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