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云濤
摘要:“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教育教學不斷發展、變革的結果,同時也是新時期各個學科教育教學實踐開展實施的推動和指引。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堅持創新的教學理念,有效把握學生學習特點,積極改革、創新和優化音樂課堂教學方法,以真正實現初中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讓核心素養得以全面滲透,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音樂;高效課堂
正文: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教學理念和方式已不合時宜,如何實施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每一位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初中音樂課堂是實施核心素養的重要陣地,只有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因此,本文將從四個方面,系統探討初中音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一、實施小組合作法
小組是新課改強調并倡導的一種創新方式,既能優化學生之間的關系,又能持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為此,初中音樂教師應做到科學合理地分組,確定分組內成員的具體職責和分工;其次,教師應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問題或知識的討論、互動、溝通與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從而達成共識,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櫻花》這首歌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意象,通過歌曲激發學生對櫻花的喜愛,為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筆者針對學生開展了小組討論活動。先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6人,組內成員確定好后,筆者再給學生布置一項探究任務,通過這項任務引導學生討論歌曲。就此過程,筆者將引導學生正確的探究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的情感表達。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筆者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二、實施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與音樂教學相適應,是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的路徑。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所以生活化情境教學在音樂課堂中應用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這就要求初中音樂教師應從生活出發,將音樂教學拓展到更廣的范圍,實現生活要素與音樂知識、音樂作品的有機結合,讓生活情境得以有效地創設,讓學生所熟悉的氛圍被營造出來,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的現實意義有更深的體會,激發并豐富學生的審美意識和體驗。
比如,在講授《渴望春天》這首歌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筆者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融入生活元素,展開教學。在面對生活中的例子,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很高,此時,筆者又帶領同學們深入分析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筆者通過實施情境教學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實施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是指通過各種直觀的教學工具和手段對知識進行講解,以促進抽象知識向具體、直觀、形象的轉化。為此,初中音樂教師應在重視聽覺體驗的同時,充分優化學生的視覺體驗,運用多媒體來輔助直觀化音樂教學的實施創造形象化的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視聽體驗,讓學生因此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從而在不斷探索中深化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感知。
比如,在教授《洪湖水,浪打浪》這首歌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節奏的變化,為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筆者采用了直觀的教學方法。第一,筆者先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了與洪湖水主題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使同學們在直觀的氛圍中學習歌曲,待同學們學習的熱情被激發后,筆者再利用多媒體對歌曲進行詳細的分析,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內容。
四、培養欣賞能力
欣賞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體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用視聽形式對具體的音樂作品進行藝術聯想,進而領悟其美與真諦的活動。因此,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為此,教師應以自己的歌聲或語言向學生傳達音樂美,做到與學生共同聆聽和欣賞,構建交互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認真聆聽,真正走進音樂。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用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表現自己所聽到的音樂,以再現音樂的情感體驗,達到不斷升華。
比如,在欣賞《火把節》時,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欣賞、分析音樂作品,來感受彝族音樂文化的特點。為了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筆者把這首歌放進了課堂,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地欣賞,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演奏結束后,筆者又親自演唱了這首歌,讓學生跟著筆者的歌聲哼唱,體驗了具有民族特色音樂的現代創作手法,加深了學生對這首歌的印象。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筆者通過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使音樂情感得以激活。
總之,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是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為此,初中音樂教師必須提高對核心素養的認識,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教學理念,有效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才能全面貫徹、滲透核心素養,讓音樂教學的實效得到不斷提升,不斷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少華.做好初中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工作[J].華夏教師,2018(34):53-54.
[2]薄雯.以美施教 ?以樂育人——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8(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