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林
摘要: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的話題之一,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立足核心素養的要求,靈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指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使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掌握其今后成長必須具備的能力、品格,為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教育體系中,物理教學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新課程改革持續推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為每位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還要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更新教學方法,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由此可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分析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具體來說,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把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優化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助力教育改革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眾所周知,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對物理知識充滿興趣,就會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習中,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教學氛圍沉悶,影響了核心素養的滲透。高中物理知識點比較復雜,而且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大量思考容易引發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學習效率難以得到保證。
(二)知識應用能力不強
高中物理課堂上,知識的獲取不是唯一的目標,學生需要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不斷強化知識應用能力,能夠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經過系統化的學習后,不能準確地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遇到具體問題時,也不會主動分析和思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必須注重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從物理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不當
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中,理論講授法仍占有相當之高的比例,這一教學方法的大量應用造成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進而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也受到了極大的干擾。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策略
(一)物理觀念培養策略
物理觀念屬于物理規律、物理概念在大腦中的提煉、升華,很難一蹴而就。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相關知識時,要強調知識的形成過程,指引學生從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強化對知識的認知,促進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不要擔心學生出錯,而要讓學生學會在錯誤中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滿足學生物理觀念素養發展的需求。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電場強度”這一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如何表示電場強弱”的探究活動,很多學生會提出“用某點電場力表示電場強弱情況”。對于學生的觀點,教師不應直接說正確或錯誤,而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不同位置點的電荷所受電場力情況展示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會發現即便在電場同一個位置,放入的試探電荷不同,其電場力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這樣學生就會自然推翻自己提出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讓學生通過分析發現,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力F和試探電荷的電荷量q是呈正比的,即F=Eq。其中E是一個比例常數,與F、q無關,只是在數值上相當于F與q的比值。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識比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的效果更好,學生也會在此過程中強化對物理規律、物理概念的感知,從而促進物理觀念的形成。
(二)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培養科學態度與責任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這也是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重要內容,即讓學生在對科學本質有一定認知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研究分析的正確態度與責任感。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強調,并借助教學展示的過程,為學生展現科學家嚴謹進行實驗探究的范例,引導學生形成嚴謹的探究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引入教學案例,為學生展現一些細節決定成敗的故事,讓學生明白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的重要性。
例如,在進行“自由落體運動”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實現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培養。教師就可以結合“比薩斜塔實驗”進行知識展示,讓學生明確科學研究是一個嚴謹的過程,為了保證結論的正確,需要做出大量努力。又比如,在進行“萬有引力與航天”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開普勒、牛頓所做出的貢獻進行教學展示,使學生感受科學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培養科學態度。這樣,通過對科學家事跡的有效展現,使學生對其產生向往之情,在耳濡目染中培養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
(三)實驗教學,養成科學的思維
與其他的學科相比,物理學科更注重教學的實驗活動,大多數物理定律和物理規律都是通過實驗驗證才得到的。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驗教學,在鍛煉學生合作探究和動手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的養成。針對一些奇怪的物理現象,學生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率,為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基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能死板地向學生介紹相應的實驗步驟和知識點的講解,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在學生遇到問題時進行相應的指導。這種教學形式注重的是學生融入自己的思考并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例如,在物理學力學這一章節中的摩擦力學習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準備好兩本書,并且將兩本書交叉在一起,接著讓學生同桌進行合作,試著拔出這兩本書。此時大家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學生使用多大的力氣,都無法將兩本書拔開。教師此時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兩本書無法分開?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這種既簡單又好操作的實驗活動,既不會增加教學難度,又滿足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實驗中學習更容易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促進其物理核心素養的形成。
結束語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要想實現教學目標,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師應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創新教學手段,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滲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把學生培養成為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助力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華.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J].教育界,2020(50):41-42.
[2]吳業庭.試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J].高考,2019(35):76.
[3]曹景鋒.探討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5):163+165.
[4]楊子生.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J].文存閱刊,2018(19):69.
[5]肖麗英.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