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娜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普及的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師們的教學重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及時轉變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基于此,本文將首先分析當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然后結合筆者自身經驗提出了幾條合理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現狀;高效課堂
1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
1.1 學生學習被動
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強調教師的主體性,師生交流次數較少,部分教師甚至直接帶領學生學習重難點知識,導致學生形成了學習惰性,過于依賴教師劃的重點,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較弱,影響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1.2 學生學習任務重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一些教師追求題海戰術,課內外布置大量訓練習題,以求學生能通過做題熟能生巧。但這種沒有明確針對性的練習只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疲勞,降低其學習興趣,而難以起到查漏補缺、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
1.3 學生不能靈活應用知識點
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學習僅僅依靠死記硬背,而沒有深入了解生物知識的本質,導致學以致用能力較差。學而“無用”又會讓學生產生生物學習沒有意義的錯誤認識,進而減弱學習熱情,對學習敷衍了事,最終影響教學效率。
2 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2.1 引入生活化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科興趣
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引入生活化教學資源,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并非只是存在于教材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便于以后能夠用理論知識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舉例而言,在帶領學生學習“物質的跨膜運輸”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尋找一些典型的現象,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細胞內外及細胞內各細胞器之間的聯系,感受細胞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中的正常物質交換。青菜的失水和吸水在生活中十分常見,教師可以用PPT課件為學生展示菜市場上情景。早上的時候,青菜都十分嬌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正午的時候青菜的光澤度明顯下降,到了晚上的時候變得開始“蔫吧”。這時候教師可以進行提問“為什么青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不再新鮮?”“為什么菜市場上的小販會不定時地給青菜灑水?”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探究,學生很容易想到“青菜因失水而變得不再新鮮,因吸水而能保持新鮮”。接下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教材中的知識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并為學生開始講解專業的知識,用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通過這一教學資源的引入,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2.2 注重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中生物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實驗探究法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光合作用”相關內容中涉及的實驗過程是學習的重難點,對此,教師可采用實驗探究的方式啟迪學生思維,深化學生對光合作用形成的理解。在實驗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準備好實驗儀器,還要適當引進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帶領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生物知識,增強實驗探究的趣味性、有效性。如在“減數分裂”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動畫模擬直觀展現細胞分裂過程,強化學生對減數分裂知識的理解,再給予學生一定時間進行實驗、觀察,促使他們在此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現象并最終得出結論。除此之外,對于細胞的教學,教師也可以借助投影儀組織學生觀察、分析病毒與真毒、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之間的異同,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而構建完整的生物知識結構體系。
2.3 加強實驗課程教學,強化學生動手能力
生物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夯實理論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加強對實驗課程的教學,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經常會為學生演示實驗的操作過程,并為學生講解實驗原理,要求學生記住實驗現象、實驗結果以及相關生成數據,但是卻很少為學生提供親自動手的機會。導致實驗課程變成了“看實驗”和“背實驗”的學習過程,這樣的教學安排并不利于學生對實驗知識的掌握,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更多親自動手的機會。舉例而言,在學習“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中,需要學生掌握口腔上皮細胞的獲取、顯微鏡的操作以及制片、水解、沖洗、染色等技能。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詳細的理論講解,讓學生掌握關鍵的操作步驟和技巧;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明確每個小組成員在實驗操作中的任務;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個小組依次展開實驗操作。如此一來,實現了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結合,通過充分地準備也能夠很好地保證課堂秩序,促進實驗教學的效率。
2.4 舉辦多樣化的生物活動,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要突破傳統課堂形式,通過生物課外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親自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激發興趣。比如,在學習“細胞物質的輸入和輸出”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編排和表演生物情景劇的方式將相關的生物知識體現出來。具體來說,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細胞物質,并在特定的情景當中將輸入和輸出過程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這種活動可以為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樂趣,同時還可以加深他們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3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來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的內在價值,從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春紅.基于核心素養,構建高效生物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1):15-16.
[2]吳建基.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60+62.
重慶市黔江中學校 40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