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數學科目的教育重要性顯著提升,雖然我國在教育工作上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仍然面臨一些不足,這不僅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是嚴重影響到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從有效教學方面入手,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審視和反思,從而討論出適合我國學生的有效教學方式,幫助教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構建一個豐富的知識體系。
關鍵詞:小學教學;新課程;有效教學
一、引言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教師對學生的傾情教育,是幫助國家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在社會上至關重要。想要培育出優秀的學生,學校和教師要時刻關注教育的發展動向,以有效教學為目的,不斷的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用以更大程度上提升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是學生發展的重點,數學的教育也在時代的發展中面臨重重問題,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重視有效課堂的塑造,幫助學生積極培養學習素養,提高學習能力。
二、建立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的重要性
(一)順應當代教育的發展需要
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改革,要求的是教師要面對時代的發展訴求進行合理的課堂教學,在傳輸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積極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使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有一顆敬畏的心,不斷對未知的知識進行探索,不斷充實自己的領域,從而達到高效教育的目的。因此,不只是教師,學校也應該承擔起教學的使命,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點,學校應該積極改善教育模式,轉變教育理念,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做出最大的努力,讓學生明白教育對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在數學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激勵學生勇敢探索,從而培育出順應時代發展的優秀學生。
(二)滿足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需要
隨著教學制度的不斷改革,舊一套的教學思維已經不能順應教學的需求了。但就目前的教育情況而言,很多教師積累多年的教學習慣難以更改,他們很難接受新的教學思維,沒有辦法將新課程的教學精神融會貫通,從而倒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成績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是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課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有效的融入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往小了說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往大了說能夠有效推動教育行業的進步,讓社會的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必須轉換觀念,遵循學生的學習的心理特征進行針對性強的教學,讓學生在思考中增加對數學的理解,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三、建立小學數學的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把握教材,確保備課具有可行性
想要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必須把握教材,讓教材中的內容得到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最多的書就是教材,因此如何生動的將教材中的內容轉移到課堂上,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充分理解,是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在備課時,不能照本宣科,只傳授教材知識,而是應該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存在價值,將其精髓展現給同學,確保學生能夠精準的學習到最優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大數的認識”的時候,教師應該在備課時積極理解大數的含義,站在學生的角度,找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前期學習中對數已經有了相應的了解,但當數很大時,學生很難有個清晰的判斷。教師在備案時,可以找出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的途徑,比如將大數拆解成學生熟知的小數,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落實三維目標,確保備課具有方向性
教學中的三維目標指的是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發展,因此很難培養出順應時代發展的多角度人才。基于三維目標的教學,是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教師在備案的過程中,可以將課程緊緊的圍繞三維度目標展開,同時教師需要注意,但唯獨目標是一個有機整體,無法分開的,將其應用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悟到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的時候,教師可以基于三位模型出發,將度量的知識、解題過程等完整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關注到其中存在的奧妙。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環境中存在的資源和自身的魅力去引導每一位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良好態度,從而完成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預設與生成,確保備課具有實效性
備課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當教師完成了教學的備課,才能讓教學過程有序的進行下去,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將課程生動有趣的展現出來。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擁有精心的備案,才能合理的安排每一節課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學習到知識,體會到學習快樂。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備案的過程中設計課程的每個環節,這樣可以有效地讓教師把握課程的進度,不至于造成教學進度的紊亂,學生也可以在聽課過程中完整而系統地接受到的圖形的教學知識,從而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背景進行教學改革是每個教師必須要面臨的問題。教師應該考慮如何讓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積極完成自己的備案過程,重視教學備案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讓教學具有可行性、方向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吳曉英.構建小學數學“適性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12):63-64.
[2]楊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1(05):139-140.
松桃自治縣大路鎮后硐村小學 戴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