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俠
【摘要】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學生主體性,而基于新時代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智慧課堂”通過對教學流程的再造,構建了智能化、數字化、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有效地提升、改善學生主體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習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 智慧課堂;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手段和方法
2020年《求是》雜志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不僅強調了思政課的德育功能,還著重強調了“守正創新”是對思政教師的基本要求。中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作為思政教育的陣地之一,起著重要的德育作用。從中學政治課程的特點來看,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應用現代化手段和方法是立德樹人的需要。從新時代發展的趨勢看,新時代要求思政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能力,不斷加強創新型教學方式。
傳統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是“先教后學”;智慧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定教”,即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實符合學生特點和時代特色的教學策略。
課前,教師通過教學平臺發布媒體學習資源,包括學習任務單、學案、音視頻、PPT、預習測驗等。學生通過PC機、手機等“端”工具登錄學習平臺進行課前學習,遇到困難可以與同學、老師在線交流,進行較為深入的學習。教學平臺會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給教師的學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教師據此進行教學設計。
課中,學生根據教師課前的預先安排分組匯報,學生除了完成教師指定內容的匯報,還要自選內容分享學習收獲,就課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當堂向同學或教師求助。教師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作出評價,對學習中的問題予以解答。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學習中的難點問題重點講解,并拓展深化,提出新的更具難度的問題或任務。學生作進一步探究,并在小組中交流。教師通過在線測試了解學習情況,在大屏上展示統計結果,做針對性講解,最后總結。 ??
課后,教師在教學平臺發布作業,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難度系數不同的題目,有的題目重在鞏固基礎知識,有的題目偏向知識的拓展。學生在做作業時遇到困難可以在討論區留言,其他學生解答,教師也可參與。當學生完成客觀題后,系統會自動批閱,并有答案解析,學生即刻獲得反饋;教師批完主觀題后,從統計數據中找出錯誤率高的題目,制作講解的微課視頻上傳,供學生觀看學習,學習困難的同學可以反復觀看直至學會。
通過與傳統課堂教學流程比較,可以發現智慧課堂教學流程的特點:第一,教學環節及其過渡離不開“云、網、端”的技術支撐;第二,課前、課后的學習能充分展開;第三,以學生為主體、精準化的學情診斷伴隨全程,以學定教、動態生成的特征明顯;第四,面向全體學生,學習資源按需推送,個性化教學成為可能;第五,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暢達、反饋及時。
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智慧課堂的普及程度還比較低,中學政治的智慧課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與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在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礙從根源上來講還是由于智慧課堂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應用中存在諸多不足問題,其中教學方法 教學環境以及教學理念等因素,是阻礙思政智慧課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阻礙。
首先是中學政治的智慧課堂的理念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推廣。很多人聽說過智慧課堂,但對于智慧課堂的實質內容并沒有明確的了解,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對于提升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而新時代背景下對于智慧課堂較為滯后的推廣與宣傳嚴重影響了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其次,中學政治教育的內容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拓展,教師在教學資源的選擇上并不能夠借鑒其他學校的優秀的資源,使得教育資源的選擇面十分的窄,無法實現優秀資源的共享。同時,部分教師并不能利用智慧課堂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在教學資源的選擇上脫離生活,時代性不足,時事政治教學對于提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很多教師卻將教學資源的生活性忽略,有很好地利用智慧課堂依托的互聯網與全媒體。
最后,智慧課堂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有些欠妥,一些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忽略了部分學生的感受,智慧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并沒有發揮出實質的作用,部分信息化教學形式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體現的仍然是傳統的教學理念,很多教師在智慧課堂上僅僅是簡單應用了信息技術,而并沒有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大大降低了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林利堯,中小學智慧課堂建設與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20)。
[2]曹瑞清,中學政治課堂的建構[J],《學園》,2015(05)。
[3]王杰,淺析智慧課堂在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9(23)。
[4]于曉霞,基于移動端的智慧課堂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速讀·上旬》,2019(02)。
陜西師范大學錦園中學 陜西省西安市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