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芳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學改革的側重點,生命觀念與課程學習的滲透與結合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本文從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觀念的重要價值出發(fā),探索實現(xiàn)生命觀念在課程中有效滲透的應用策略,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生命觀與自然觀,從而更好的學習生物和認識世界。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命觀念;核心素養(yǎng)
第一章 前言
教育部發(f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高中生物教學工作展開的第一要務。其中,生命觀念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學生理解自然進程和生命的前提,因此,生命觀念必須與日常的高中生物教學相互結合,以此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
第二章 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觀念的重要價值
首先,建立生命觀念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和把握理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學習效率,比如在研究具體生物時建立結構和功能觀念,從而使學習有跡可循,簡化和理順探索進程。另外幫助學生對自然界的物質和能量轉化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從而使得學習的內容從表層知識的理解轉化為深層知識的探究。還有,建立生命觀念也能將學生從抽象的名詞和理論中解放出來,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生物與課本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系,以動態(tài)和相對穩(wěn)定的視角看待自然界萬物的不斷變化,從而更好的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幫助學生重構自然理念,形成對生命的重新審視。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念的滲透策略
3.1 構建生物模型,抽象化為具象
高中生物學習中,概念的理解往往是理論學習的第一步。但面對抽象難懂的名詞,學生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準確的理性認知,在學習中缺乏生命觀念,很容易完全理解概括性極強的定義。因此,構建生物模型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開始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學習到DNA一節(jié)時,學生只知道其是雙螺旋結構,但對其具體組成單位的排布規(guī)律和特殊功能卻很難理解到位。因此,教師可以將DNA的雙螺旋放大模型帶入課堂,幫助學習更加直觀近距離的感受DNA的形態(tài)以及各組成部分。同時關于細胞分裂時DNA的形態(tài)如何發(fā)生變化,教師也可以采取模型將全過程動態(tài)的展示出來,從而避免學生因為未曾見過細胞分裂而難以形成客觀認識,讓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夠更加深刻。教師在進行DNA模型的展示時也應該帶動學生的思考,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生命觀念內化于自身,從而讓學生對生命的進程形成更感性的認知。理論上來說,生物構成的研究方向大體一致,都是從最小的組成元素展開研究,因此學生掌握了DNA的研究方式可以推而廣之,進而投入到其他方向的理論知識的學習。
3.2 依托科學實驗,探尋生命本質
實驗是基礎理論學科的重要一步,也是研究生命科學的運行機理不可缺少的一步。沒有實驗的推演和佐證,理論便始終只能停留在書本上而無法轉化為實際運用。通過帶領學生做科學實驗,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生物體的組成和變化,從而更準確的把握知識要點。另一方面對自然界的認知形成動態(tài)的生命觀念,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動手能力。比如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學生可能對于所謂的細胞液濃度和細胞外溶液濃度之間的導致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理解不夠,因此可以通過進行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來觀察和記錄細胞形態(tài)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利用吸水紙和蔗糖溶液構建實驗環(huán)境,展現(xiàn)細胞失水的階段性改變,從而更好的理解質壁分離的原理和機制。通過實驗過程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生理機制的運行,觀察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維持生存的修復功能,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生熱情和探索欲,更加積極的研究生命的本質。
3.3 開展實踐活動,接近自然世界
最后,僅僅是停留在教室或實驗室,學習生命結構模型和細胞變化過程還遠遠不夠,教師應當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將眼光聚焦于大自然,讓學生感受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生命歷程和生理活動,在對理論知識有一個全新的把握的同時,建立對自然世界的生命觀,成長為一個具備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素質人才。比如在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一節(jié)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接近自然界,結合本地的特有資源,讓學生可以在實踐和調查中感受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鏈條,以其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觀察和思考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比如讓學生記錄自然界的食物鏈以及各種植物的周期性生長特征等,幫助學生能夠在實際觀測中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穩(wěn)定性的制約要素,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各種組成部分,以及各種生命相互間的動態(tài)作用,同時構建完整的生命觀和生態(tài)保護意識。在實踐中滲入生命觀念的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熱情,使學生成長為熱愛生活的人。
第四章 結語
綜上所述,生命觀念的滲透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認知能力的成長大有裨益。另外,生命觀念與課程的融入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深化,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生命觀念,從而更好的感知自然和理解世界。
參考文獻:
[1]劉恩山.生命觀念是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標志[J].生物學通報,2018,53,(1):18-20.
[2]陳云斐.淺談核心素養(yǎng)之生命觀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13-114.
[3]朱文斌.生命觀念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6):135-136.
[4]吳潔,李超雪,于煥梅.復述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J].教育觀察,2019(30).
(貴州省湄潭縣求是高級中學 ?貴州湄潭 ?5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