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虹
【摘? ? 要】班集體作為小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場所,對學生的影響舉足輕重。據研究發現,班集體的氛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的班集體氛圍更能激發學生不斷進取,主動學習,更加健康,讓學生更愿意投入到學習和生活當中去。由此教師作為教學管理的中流砥柱,應該把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為中心工作,組織、培養、協調好學生之間的關系,打造優秀班集體。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班集體?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35
學校教育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而學校中的班集體建設是促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所在。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學校教育更加側重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導致學習方式與學習內容過于單一,而忽略了學生各項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目前,國家及教育部門逐漸將核心素養的發展任務與目標融入教育過程的各環節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下養成良好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其中班級文化即是基于核心素養展開建設與優化的重要方式,以此達到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全面提高的教育目標。
一、發揮強大向心力量
小學教師要想發揮班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首先應該要明確這兩種力量的方向和導向作用,積極地將兩種文化投入到班集體文化建設當中,致力于兩種力量的精髓。如此,教師在建設班級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深入地讓學生了解到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這樣才能夠使這兩種力量作為學生的思想指引者。以往老舊腐朽、機械化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適應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要改變根植于學生心目中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在凝聚力和向心力當中培養其價值理念。其次,教師應該要充分發揮班集體當中優秀榜樣的作用,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替代性強化,讓學生在感受他人的精神時,勇敢體會到同學為班集體作出貢獻的感受和收獲,從而引領學生通過榜樣作用更加愿意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教師要想充分地發揮班集體的向心力作用,推動班集體凝聚力的建設,就必須要讓學生了解到更先進的教育理念。擁有強向心力的班集體會讓班集體的氛圍更加團結,學生更能融入課堂之中,把班集體目標視為自己的目標,以班集體榮譽感為己任,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強向心力的班級中全面發展。
小學教師想要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要讓學生們明白凝聚力與向心力的作用,同時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愿地加入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師生關系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因為如果一個學生喜歡這個教師可能會在這一科目上所付出的努力更多,而對于教師不喜歡可能會影響到對于這一學科的興趣。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對于班級中的部分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因此,他們會在潛意識里認為教師不喜歡自己或對于教師產生恐懼心理,所以教師應該與學生處理好關系,讓學生喜歡教師、喜歡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過分嚴厲,應該與學生進行友好交流,創設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更加輕松愉悅。
三、構建共同發展氛圍
新時期,教師應該革新教學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以更優的方式來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讓學生在充滿力量的班集體當中擁有自信,學會團結。小學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層次來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
首先,一個班集體要有強大的凝聚力,必須要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但教師在設計目標時一定要切合班集體的實際情況以及每個學生的需求,使目標在不同的階段都能夠產生激勵的作用,這樣的班集體目標才能夠讓所有學生的心緊緊地聚在一起,大家才能夠為集體而奮斗,為集體而思考,這樣也能夠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其次,教師在教學管理當中也要設立一些相應的制度,能夠規范班集體的日常行為和日常道德行為,讓班集體能夠擁有一個完善的規章制度,引導學生形成規則意識。在學生凝聚一心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好習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為了班級約束自己。另外,為了更好地發揮小學生的天性,讓他們能夠真正地融入一體,教師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當中架起友誼的橋梁,讓大家感受到相互幫助、相互交流的愉快,這樣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班集體的強大凝聚力。
最后,教師在管理過程當中一定要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地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到班集體的發展過程當中,讓每個人都能夠為班集體作出貢獻,這樣學生更能夠在班集體當中感受到力量,從而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
四、組織小組互助學習
在一個班級中,難免會出現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會出現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但并不是說學習成績不太好就不是一個好學生。如何讓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率呢?
教師可以通過分小組的方式,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在一個小組內,同一小組內有學習較好的、中等的、相對較差的,這樣小組內的學生可以相互幫助,大家在一起學習,這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十分有意義,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同時,在每個小組的學習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對于自己學得比較好的內容可以跟大家分享,對于在學習中自己不太會的內容,也要向學得好的同學進行請教,大家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共同進步。其實在自己給別人講解問題的時候,又把掌握的內容鞏固一遍,這對自己也是十分有益的。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教學管理對于整個班集體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習效率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創建良好關系,讓學生愛上學習;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也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幫助達到這一效果。其實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探索不同的教學管理方式。當然,這需要所有教師長期的努力,不斷對自己的方法方式進行調整,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定能有效構建和諧的小學高年級班集體。
參考文獻
[1]王伏超,王薇.加強班級建設構建和諧班集體[J].教育教學論壇,2018(47):19-20.
[2]徐峰,葉斌.特色班集體創建的實踐與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18,31(1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