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芬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育上也越來越關注,教育部門對于初中生的化學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在化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對于化學這門學科上進行不斷的創新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使其越來越適用于課堂上并逐步的去發展初中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課堂上使用趣味性的化學實驗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對于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更能夠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初中化學知識點并更好的去運用.
關鍵詞:趣味實驗;教學課堂;應用策略;初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4-0092-02
教師應該結合自身的教學理念,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把傳統課堂中教師為主轉換為學生為主,教師來輔佐學生完成整個科目的學習.課堂中更要強調趣味性和實驗性,讓學生動手實驗和感受整個課堂的氛圍.這樣有利于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也更有利于學生接納知識來為高中知識做鋪墊.
一、培養化學興趣,了解化學實驗知識
在化學課堂中教師若還是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們灌輸化學知識,學生便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如果課堂上教師只是邊做實驗邊講述知識,那么學生并不會很容易地理解所講述的知識點,也難叫投入到教師所做的實驗氛圍當中.若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來做實驗并指出錯誤,因為學生經常犯的錯誤都大相徑庭,所以在做實驗時,教師可以選取學生來做實驗.通過學生做的實驗讓其他學生更為直觀觀察到自己所做時會出現的問題.在課上開展學生自己動手的趣味性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知識點的興趣,進而去推動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通過趣味化學實驗過程可以讓學生更為簡單地了解知識內容,還可以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對于化學的興趣,并有助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學課堂中來.
例如,九年級上冊書中“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內容.教師在講解這一教材內容時,便可以選擇學生到講臺上來按照自己的步驟來進行實驗.教師在課前準備好關于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系列儀器和藥品如:石灰石、長頸漏斗、錐形瓶等等.在課上教師先講解關于二氧化碳制取步驟與注意的事項,并選取某位學生到講臺上根據課上教師所講的內容來進行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學生首先就要對器皿進行檢查,連接后更需要教師來進行復查,待完成后便可開始下一步實驗過程.其次在錐形瓶中裝入適量的大理石或者石灰石,之后用長頸漏斗加入少量的稀鹽酸,最后通過化學反應來收集大理石與稀鹽酸所產生的氣體.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指出錯誤并及時糾正.其他學生在進行觀看時會對實驗的過程產生疑問,教師要做出及時的解答.通過學生的趣味實驗過程來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并以此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有效性.
二、采用小組討論,確保教學方法新穎
在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中教師要從旁引導并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并培養學生積極的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疑問與不解,通過教師做出解答后,在課后要做一定的實驗來解決自己所了解的答案.在課堂上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過程難免會出現疑惑和錯誤,這時教師并不能對每個學生都有所糾正時,便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來進行討論和解決問題,最終得到實驗的結論.教師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要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溝通、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酸和堿”時,可提問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會發生什么化學反應?此時學生會考慮到教師曾經講過的理論知識酸與堿接觸后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但未曾去動手實驗來證明此反應是什么?此刻教師便可以針對這一知識點來進行相對應的化學實驗和分組,在每個小組得到化學器材時便可以動手來實驗和小組內部討論.學生實驗時可以先將稀鹽酸逐漸滴到無色酚酞試液中來觀察溶液的顏色有什么變化?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和討論,最終小組內部來進行總結并發表意見.實驗過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們進一步地提出思考問題,課堂中趣味化學實驗中采用小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采用現代化技術,營造課堂氛圍
現如今的課堂中,教師對于化學實驗都會親自在課堂中展示與操作,然而課堂中學生數量居多,教師為能夠對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糾錯,會導致有時候學生的化學實驗效果不是很理想,也無法得到合理的實驗現象.而且學校的化學實驗設備并不齊全,有些化學實驗的過程較長學生們并不能及時地得到相關的理論知識.因此,在此種情況下教師便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們營造一種化學課堂的氛圍.在課上利用多媒體的技術來輔助教學,改善在化學實驗中的不足之處,教師要根據教材所講內容精心制作多媒體的課件并找相關實驗視頻進行播放,在不便動手做實驗的情況下,多媒體的使用無疑不是最好的選擇.
例如,在講到“金屬的化學性質”時,若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們做相關教學實驗時則會出現一定的危險性.此時教師便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來供學生們觀看,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對視頻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講解,要在學生動手實驗時確保實驗操作過程時的安全性.在課上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可以模擬課本上一些較有危險性或者污染性的實驗來為學生們觀看,也可得到同等的實驗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避免一些實驗帶來的傷害,課上通過學生們觀看視頻后,教師可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們課后進行思考和解答.教師利用多媒體講課在保證學生不受到危害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向學生們講述教材內容.
四、實驗內容生活化,設置探究性實驗
俗話說的好,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教師在課堂中開展趣味化學教學的同時,更應該鼓勵學生們去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去解釋化學知識.在課后教師可以簡單布置課后思考問題,讓學生們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自主地學習一些化學現象,也可自己去嘗試操作一些簡單的課外化學實驗.在課后,教師通過對于趣味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來設置一些學生課后可以完成的探究性的實驗,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動手實踐來拓寬自身的化學視野,學生明白化學就在身邊.教師應該多多鼓勵學生自主地去發現生活中有哪些化學現象與課上教師所講的教材內容相符合,并通過自身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所遇見的問題.
例如,在學到“濃硫酸的稀釋”時,教師便可以在課上利用濃硫酸來進行實驗,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是先放硫酸還是先放水才可以讓硫酸稀釋,如果顛倒順序的話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課上教師先在容器內放入了少量的水之后拿出膠頭滴管來向水中慢慢地滴入少量的濃硫酸,少量多次來進行稀釋,如果順序顛倒則會出現飛濺現象,以至于傷到學生.在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利用其他液體來代替硫酸進行稀釋,利用具有趣味性的知識展示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剛接觸到化學,對化學的認識也是非常片面,因此教師在教學上應該著力去提高化學的趣味性,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用趣味實驗的教學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使學生愛上化學學科.趣味化學實驗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理念,轉變成以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的化學課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大大增強了教學的有效性.然而趣味化實驗教學還需要廣大的化學教師群體共同探索來落實實驗,教師要協同學生共同努力來提高課堂效率,使化學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峰.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2020(16):87-88.
[2]付艷玲.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20(11):83+85.
[3]劉生豹.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4):174.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