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英
摘要:在新課改以及當前高考改革的情況之下,歷史學科的特點與對學生生涯教育進行融合成為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當中的一種全新的授課方式。將生涯教育融入進高中歷史課堂能夠將歷史學科與學生未來的專業領域進行融合,讓學生在當前的學習當中為之后的生涯奠定一定的基礎。實行歷史教學與生涯教育融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促進高中歷史學科的內容更新,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生涯選擇,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當中有一個全面的成長。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教學;生涯教育;融合教育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116
早在2014年,我國的教育部門就在新課改當中提出今后的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科素養”的教育,這樣的理念在當時就成為一種各個高校教師想要去進行全面貫徹的思想。到現在,高考實行了改革,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多數高校都開始將各個學科與學生的生涯教育結合在了一起,學科教育與生涯教育相互融合能夠顯示出高校的改革決心,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當中為學生建立了良好的生涯建設,讓學生對今后的生涯有了大致的了解以及規劃。
一、緊扣學科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
歷史學科是一門比較特別的學科,其中的課程內核是其教學的基本要求,能夠為學生設立良好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立足點。歷史學科當中的人物以及各個事件都能夠成為學科教育與生涯教育的結合點,有了這樣的突破口之后,對學生進行這一方面的教育也就方便了許多。首先,要在歷史學科的內容知識的引領之下,讓學生對自我進行重新的認知,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找到一個參照點,讓自己隨時的去進行調整,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歷史課本當中的很多人物都能夠成為很好的案例,例如,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帝王——康熙皇帝,八歲登基,經歷了大臣的長期打壓,最終執政之后大有作為,立下千古偉績。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康熙皇帝的例子加入到課堂當中,圍繞這一歷史人物去引導學生去思考與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地找到自我的認知。為什么一個八歲的孩子能夠承受帝王之命?為什么在重重的困難險阻面前,康熙皇帝選擇了去面對,去挑戰,并用智慧去一一解決。為什么康熙皇帝能夠平亂三番、收復臺灣,還能夠抵御沙俄的入侵?圍繞康熙皇帝的連環設問,既能夠很好地彰顯歷史學科的特色,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知道身處在什么樣的境地當中就應該要對自己的未來找到方向,并且去一步步地實現,讓學生去在歷史課結束之后去審視自己,初步的萌發生涯規劃的意識[1]。
二、立足課堂,引領學生實現職業認知
學生生涯意識的萌發還不能夠達到歷史學科與職業生涯教育的融合最終的目的,還要進一步地去讓學生找到自己設定的生涯規劃當中的一個職業,讓學生能夠逐漸地找到實現職業的道路。歷史課程當中有很多的任務都能夠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總理,為科學而不遺余力的愛因斯坦先生,還有為了國家新土耳其的締造而鞠躬盡瘁的凱末爾。這些人物在面對關鍵時刻時候的關鍵抉擇都能夠為學生的職業認知提供幫助,這些人物的故事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到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職業觀。以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讓歷史學科的學科素養全方位地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同時也讓歷史學科與學生生涯教育很好地進行了融合,讓學生對自我的職業規劃能夠有進一步的認知,在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積極去適應各種環境,科學、合理地去進行對自己職業的選擇。
三、彰顯生涯培育理念,培育學生愛國情懷以及責任擔當
生涯培育理念不一定要在表面上表現出來,要在教學課堂當中一步步地去加入其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形成了良好的生涯意識,學生的生涯意識當中,一定不能夠收了愛國情懷以及自己對于自己未來職業的責任擔當。教學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去思考自己的價值,要讓學生去找到自己的價值然后再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還要讓學生知道課本當中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是生活當中、工作當中的職業技能以及能力同樣的重要,利用這樣的方式教給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知識,讓學生去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發展,找到自我終身發展的方式。生涯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學生能夠了解清楚個人、社會以及國家之間的過膝,讓學生逐漸地產生家國情懷以及責任擔當。歷史課本當中,有很多的例子能夠彰顯出個人對國家的家國情懷以及個人對于自己職業的擔當。例如,中國上下五千年,最開始的大禹,大禹為天下人的生計著想,治水之時三過家門而不入,流傳至今成為一段佳話;美國國父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當中盡職盡責,最終促成美國獨立,讓美國能夠成為現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社會主義理論的締造者,馬克思將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光榮偉大的革命事業,為世界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從小立志為國家崛起而讀書,最終向著自己的職業方向,一步一步地將中國帶向了勝利。這樣的例子在高中歷史課本當中數不勝數,老師可以在歷史課本當中隨便找到,最終重要的還是要將這些人物故事與教學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對自己生涯的規劃[2]。
結束語:學科教育與生涯教育相結合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在今后的教學當中,肯定能夠得到認可。隨著高考的改革以及時代的變遷,今后的教育勢必會進行轉型,讓學生找到自己的歸屬,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空間,能夠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認識自我、定位自我和提高自我,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當中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波.高中歷史教學與生涯教育相融合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03):39-41.
[2]巫雪琴.高中生涯教育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24):63-66.
重慶市城口中學校 4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