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伊
【摘? ? 要】要想學好初中數學,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對課堂中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樣的舉措不僅是為了改進現狀,也是為了學生今后的良好發展著想。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展開,希望能給教學工作者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效率? 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91
初中數學的學習不僅是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做鋪墊,也是其他理科科目學習的奠基石。這一階段的數學教學改進雖然已經取得些許效果,但在效率提高方面還有許多進步空間。因此,教師不要沉迷于已有成就中,仍要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隱患進行發掘與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因素
(一)墨守成規,課堂創新性不足
事物的一成不變必然會造成興趣的下降與缺失,學生若長期處于枯燥乏味的學習氛圍中,必然會被消耗掉學習熱情,繼而形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不良狀況。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卻沒能及時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在教學中,完成課時成為衡量教師教學的一大依據,很多教師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忽視了課程的創新,教學中缺乏趣味性。而尚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處在對新鮮事物有好感、無法長期面對枯燥課程的階段,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大大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效率。
(二)學生自主性不足
教學是讓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更多承擔的應該是引導者的角色,帶領學生學習。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承擔了掌控者的角色,學生該做什么題、要達到什么階段,這些都由教師制定和督促,這在一定程度上規束了學生的玩鬧心,看似在某一時間段內能讓學生達到更為規模化的學習,但實際上,學生在這種模式里只有外界的約束,卻沒有自我的約束,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走神,無法達到高效率學習。要想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就不能只從教師角度進行改變,對學生自身的思想、動機也要加以培養。
(三)師生之間關系疏遠
學生每天待在學校的時間很長,教師是除家長、同學之外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人。作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對初中生進行開導、溝通,對其學習與生活進行幫助。但在現實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卻并沒有這么美好,很多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僅限于課堂之上的單向溝通,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如何,學習方法是否恰當,有什么不解或是難題……教師對這些的關心幾乎沒有,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變得單一、疏遠。師生雙方作為課堂的主體,配合得當、有默契才能得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率,若是長期疏遠、沒有溝通,是不會有這樣的化學反應的,也會影響到教師教學和學生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策略
(一)改進課堂,豐富課堂
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教學中就要學會改進課堂、豐富課堂。知識是不變的,但是形式是多樣的,教師要學會給知識披上不同的外衣增加亮點。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數學與生活之間有很多聯系,教師要善于發現并巧妙應用。例如數學應用題中最常見的“相遇問題”,教師可以將題面平常能見到的地點、主人公改成相熟的同學,這樣學生思考時,能將自身更好地代入進去。利用這樣的方式,先對簡單的問題進行講解,再解決多地相遇、速度不同相遇等同類高階問題時,學生就能更有效率地學習。其次,學習切忌堆積問題,這會為今后的學習埋下隱患,因此,教師還可以在課堂設置答疑環節,實現學生當堂有問題當堂清,也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課堂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法、數學競賽等,教師若能在教學中不墨守成規,多加利用教學方式,課堂必將有大改進,課堂效率也必將得到顯著提高。
(二)增強學生自主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知識,變未知為所得,這一過程中學生自己想學、主動學帶來的效率提升,將遠遠超過只依賴教師的教學。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就要學會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占據主導,學生只能被迫地接受知識,教師不妨將這一形式做個改變。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一些難度適中的課題,讓學生以教師的身份來進行備課、講解,而教師則以學生的角度進行聽課。這種將師生身份互換的舉措,第一是新奇,能有效抓住學生目光。第二是高效。學生在進行備課階段的時候,勢必要對內容先做一番梳理,這樣就實現了靠自己建立邏輯思維的目標。第三是給師生雙方另一個角度互相了解。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知道自己的能力,也能更清晰自己的不解之處,而教師也能了解到學生面對一個新課題時的思路和方法,能更好地對學生學習進行表揚與指正。另外,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己做主。課下,因為擔心學生不能較好地約束自己,教師通常會布置許多作業,這既造成了學生對科目的反感,也使得一些學生重復練習已掌握的技能而沒能有多余的時間學習其他。因此,教師要學會適當為學生減壓,作業以鍛煉為主,不要給學生過度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有時間對自身進行反省,有機會進行適合自己的針對性練習,這樣,才能實現學習的最大效率,也才能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引導角色,正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想的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實現更好的成長。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相處融洽,課堂上才能配合得當。教師在處理師生關系時要給予更多目光去建立與維護。教師面對整個集體的學生時,時間、精力等都不允許對每個學生做到極致的溝通。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外部因素而忽略一些學生。其次,要選取適宜的方式方法對每個學生都做到關懷。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習水平相似的學生統一進行了解,同段學生問題通常也比較相似,教師一起答疑,既能達到解惑的目的,還能在同一時間內幫助多位學生。另外,除了對學生學習上的關注,教師也要對學生心理、情緒等多加關注。青少年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不良情緒長期積壓得不到釋放,對他們的學習成長會產生許多不利影響,而教師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為這方面的問題解決提供很大幫助。
三、結束語
初中數學一直作為教學中的重點而存在,也始終走在各類教學改革的前沿。要想長期實現課堂的高效率,實現符合新時代人才的培養,就需要教師始終帶著全局觀念考慮問題,及時豐富改進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相信通過這些策略,能讓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再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王錫平.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63):87-88.
[2]徐朝暉.初中數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