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光琴
【摘? ?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期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小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認知階段,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讓枯燥無味的課堂生動起來、有效起來,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時常思索的問題。
【關鍵詞】優化目標? 優化過程? 提高效果?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52
一、備課時要優化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
備好課是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備課時不僅備“教”法,而且備“學”法。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么,而教學目標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方向。把握教材,明確目的,聯系學生實際,重點難點出示及時,教具準備充分,板書設計清晰,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疑,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增添催化劑,寬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他們積極思考問題則會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轉為樂學。當教師和學生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系時,學生愿意信任老師,學生在課堂上是可以做到很專心、很熱情的,這樣的課堂就是涓涓細流,此時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多項互動開放的情景中提高了學生發現與探索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課堂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二、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在課堂上創造一個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的氣氛對學習活動是十分有利的。首先,要充分與學生進行情緒交換,讓學生感受到師生在共同解決問題,建立一種友愛的合作關系。從兒童心理特點來看,當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時,會產生對學習的高興情緒,會加強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信心更足,所以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及時,只要學生有了進步,就要給予表揚,讓其獲得成功的喜悅,感覺到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取得進步。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他們都能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答案,從而建立自信心,特別注意為“后進生”在心理上創造條件,創造一種善意的環境,激發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他們上課就不會再擔心、緊張。其次,要精講數學例題,多做數學練習。例題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例題能夠承上啟下,又能加深對概念、公式的理解,還能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而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又一重要環節。但練習形式要注意層次性。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示的變式練習,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練習,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練習題型要注意科學性和趣味性。教學時可適當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貼近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通過少量的趣題和多種形式的題目,使學生變知之為樂之,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再次,用數學本身的內在力量提高教學效果。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看到一個“快樂的數學王國”一定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這一節課時,筆者從生活中的百分數入手,用自己嚴謹的邏輯思維拋給學生一系列問題,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激勵者,而且環環相扣,層層鋪墊,尤其是“成語中的百分數”這一環節,學生的熱情高漲,個個踴躍發言,想急切地配合教師的心情溢于言表,使課堂氣氛達到極致,使整個課堂精彩高效。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就在生活中,既看得見也摸得著,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使課堂教學高效起來。
三、巧用多媒體提高數學課堂效果
多媒體的出現給當前教育帶來了很大的變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運用多媒體的聲像效果,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在數學課上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環境;多彩的圖像,能夠將抽象的物體形象化。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單元時,筆者就利用課件將立體的幾何圖形直觀化、形象化,從而引導學生從正面、從側面、從上面觀察立體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夠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大大節約了教師的板書時間。
四、小組合作學習助課堂出彩
小組通常由三到六人組成,學生們在這里通過同伴間的相互作用和交流開展學習,在教師適當的監督與介入下,反思成果與不足,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作為普通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教學“圓的面積”時,筆者設計了五個問題,巧妙地引發了全體學生的做數學,數數學,說數學。問題一:你能把圓平均分成兩份、四份、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嗎?問題二:有什么辦法可知道圓的面積呢?問題三:原來的圓形被轉化成什么形狀了?問題四: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五:如果知道圓的半徑,你們能探索出圓的面積公式嗎?拋出了這些問題,各小組很快展開討論,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們情緒高漲、分工合作,通過小組擺拼、探索、發現,最后很快得出了圓的面積公式。教師適度的幫助學生搭建“腳手架”,讓學生輕松地進行實踐操作和數學思維,充分調動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學生之間建立的是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從原來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關系。
五、結束語
總之,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合理利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境,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富有實效性,才能煥發出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指導作用。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會本著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為高效的課堂教學而探索,使學生都在有效的數學課堂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發展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