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斯·阿布都達別克
【摘? ? 要】數學思想構成了小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思維方式,小學生在具備良好數學思想的前提下,對數學課程問題將會主動展開深入的探究與思索,有益于小學生的數學實踐綜合能力獲得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在數學課上滲透融入數學思想,旨在啟迪學生的數學實踐思維,幫助小學生形成數學自主學習習慣。
【關鍵詞】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 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038
小學數學課程的基本教學目標就是要運用數學課堂媒介來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小學生養成縝密與科學的數學邏輯思維意識。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逐步將數學思想融入到數學課堂,鼓勵小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數學實踐問題,讓小學生深刻感受數學思想的重要價值意義。并且,數學教師應當與小學生展開密切的數學課堂溝通,創造愉快融洽的數學課堂環境,激發小學生熱愛數學知識的情感。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必要性
(一)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索興趣
數學探索興趣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占據關鍵地位,小學生對于數學課堂基礎知識內容如果產生了強烈的探索興趣,則有益于小學生自覺配合數學教師來完成數學課堂任務,從而在客觀上達到塑造小學生良好數學綜合能力素養的目標。由此可見,滲透數學思想的舉措將會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索熱情,幫助小學生形成全新的數學課堂印象[1]。
(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實踐素養
數學思維方式構成了數學實踐素養中的基本組成部分,小學生只有具備了數學思想與數學探索意識,才能達到數學綜合實踐能力明顯增強的目標。數學教師在鍛煉小學生數學思想的全過程中,應當能夠激活數學獨立思考意識,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啟發小學生的靈活數學思維。因此,數學綜合實踐素養的形成需要依靠數學思想的融入滲透措施。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
數學思想與小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培養科學精神的重要實現途徑就是鍛煉小學生養成縝密的數學邏輯思維。數學教師在滲透數學思想的同時,小學生的嚴謹科學精神將會逐步養成,并且對于小學生后續的數學課程探索學習過程也會產生明顯的作用。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具體思路要點
(一)啟發小學生獨立思考數學實踐問題
數學教師在數學課上應當不斷啟發小學生獨立進行數學問題探索,鼓勵小學生突破依靠數學教師獲得既定答案的思維模式。小學生對于數學課堂問題在嘗試進行獨立解答的環節中,數學實踐思維就會得到全面的啟發與鍛煉。
例如,對于軸對稱圖形的重要數學課程基礎內容在進行探索研究時,數學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提出以下的課前思考問題:“請同學們聯想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軸對稱物體形象,并且嘗試畫出上述的軸對稱物體形狀。”小學生在全面展開數學聯想思考的基礎上,學生自主思考意識就會得到培養與提升,有益于小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二)師生之間應當展開課堂互動交流
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希望能夠獲得贊賞與認可,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善于發現小學生的數學課堂進步,及時鼓勵小學生的數學獨立思考精神。數學教師在對待小學生時應當保持耐心與溫和的語氣態度,讓小學生感到數學教師真誠地關懷與幫助自己,從而達到小學生數學探索信心增強的效果。
除此以外,數學教師還要在課余時間經常與小學生進行微信互動與交流,啟發小學生正確思考與解答日常生活問題,培養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考意識。微信溝通方式具有快捷簡便的優勢,能夠保證小學生及時獲得數學教師的支持幫助,防止小學生偏離思考數學問題的正確方向[2]。
(三)創新數學課的授課思路方法
數學課堂的創新授課方法能夠讓小學生感到數學探索過程充滿樂趣,避免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存在厭倦與乏味的情緒。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融入有趣的數學探索實踐場景,鼓勵小學生跳出既定的數學思考框架。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小學生更加可以做到主動思考數學基礎知識與問題。
例如,對于乘法基本公式的數學課程內容在進行講解時,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的趣味性數學應用題:“媽媽帶領小明去銀行存款,現在已知他們打算存儲1萬元錢,并且預計銀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為1.5%,請算出存款到期后的利息總額是多少。”以上數學應用題包含了有趣生動的生活場景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熱情,幫助小學生加深乘法公式的數學學習印象。
三、結束語
經過分析可見,小學數學課不能缺少數學思想的全面貫穿融入。數學教師如果能夠運用正確方式來融入數學思想,則可以促進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層次提升,使小學生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具體在數學課的實施環節中,數學教師必須要經常鼓勵與啟發小學生,引導小學生轉變對數學課的學習模式,將數學思想滲透到數學課程的授課過程中。
參考文獻
[1]吳紅梅.利用線段圖巧解應用題——線段圖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10):81-82.
[2]苗芳,楊增利.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模型思想——以《植樹問題》為例[J].當代家庭教育,2020(0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