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是惠及全體學生的理念教育、精神教育以及實踐教育,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本文從人才核心素養的視角出發,從四個維度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進養行立體化構建,形成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核心素養結構圖,并分別從價值取向、人格與心理特征、思維品質、知識與能力結構等四個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挖掘大學生的學習和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創業能力,進而為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核心素養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維度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9-0101-02
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 [1]。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結構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的內涵
1. 現有關于創新型人才核心素養的理論研究概述
現有關于創新素養的內涵研究十分豐富,涉及的內容涵蓋多個方面,大都是基于橫向視角展開的,也有基于橫向和縱向的交叉研究。不同的研究者關注的視角不同,得到的結論也存在一定差異性。例如,樊麗明和宋達飛都強調“知識是基礎,能力是關鍵,思維是靈魂”,錢穎一對批判性與創造性等思維品質的教育從理念與實踐的角度進行了研究。也有一部分學者關注人格心理特征與價值取向的重要作用,如成希、張放平等認為核心素養是集知識、能力、態度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涵蓋了穩定的特質、學習結果、信念價值系統、習慣和其他心理特征,并強調了健全人格、人文情懷、價值追求等在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核心素養中的地位;美國創造心理學家E. I.·格林認為創造包括十個方面,其中包括恒心、毅力等要素。王占仁認為:“大學創業素質是一個融認知、情感、意志與能力于一體,在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中相對穩定地發揮作用的多元動態目標體系,四種綜合素質形成一個完備的素質結構和動態機制并對創新創業人才成長共同發揮作用。” [2]
2. 本研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內涵的確定
現有研究雖然對創新型人才核心素養的關照面廣,但在縱向維度上的邏輯表現不夠清晰。本研究依據人的核心素養構成規律,確定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的內涵由“價值取向-人格與心理特性 -思維品格 -知識與能力結構”四個縱向維度組成,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逐層影響生成系統素質總和。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的結構
本研究所確立的價值取向、人格與心理特性、思維品格、知識與能力結構等在結構上有著自己的排列規則,其模型如圖1。
價值取向是影響一個人決定行為目標、選擇行為方式以及解釋人格形成的核心因素,在整個核心素養中處于最深層次,深刻影響著其他層次的素養。正確的價值取向是創新創業創造行為的內在需要,創新創業創造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只有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其創新創業創造的動機、持續力才能持久。人格與心理特性在整個核心素養中處于第二層次,它一方面受價值取向的影響,同時對思維品格和知識與能力結構等素養形成影響,人格特性主要表現為獨立人格。思維品格在整個核心素養中處于第三層次,思維品格的形成受價值取向和人格與心理特性等影響,并對知識與能力結構產生影響,它主要涉及思維深刻性、敏捷性、獨創性、批判性和系統性等五個方面,重點表現在批判式思維和歸納式思維。知識與能力結構在整個核心素養中處于最外層。它的生成要受價值取向、人格與心理特性和思維品格等因素的制約。在知識結構上,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首先需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素養,同時還應具有寬泛的知識體系。能力結構上的多樣性要求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果敢的決策能力、高效的執行能力和優秀的自我表達能力。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核心素養維度分析
(一)價值取向
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在價值取向上表現的總體特征是積極向上。價值取向是價值觀的表現特征,是人們對人的價值問題的根本看法。價值觀包括人們對價值的構成、標準和本質的不同認識,在價值取向上一般表現為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向度區分。價值取向會對人的目標選擇以及行為方式造成影響。
(二)人格與心理特性
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在人格與心理特性方面的特性主要表現在獨立人格、堅強的毅力和優秀的抗壓能力三個方面。
一是獨立人格。“獨立人格是創新創業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它是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綜合體現。” [3]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需要在思想上保持較強的獨立意識。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獨立人格的意識會促使其不斷證明自己的價值存在,使其追求客觀真理,在現實表現上展現出批判性精神。
二是堅強的毅力。創新創業創造性活動都是突破現有的活動,在某種意義上是個人與社會整體力量的對比,其難度可想而知,面臨的困難和挫折也顯而易見。這需要個體具有強烈的目的感和自我主宰感,不畏艱難,在逆境中成長。
三是良好的抗壓能力。良好的抗壓能力與堅強的毅力有相似點,也有不同之處。創新創業作為一種探索性與冒險性行為,成功率相對較低,這不僅要求創新創業創造者能夠持之以恒,堅持到底,還需要其具備面對失敗的良好的抗壓能力。良好的抗壓能力實際上是個體對自己情緒管理和面對事件變化超預期的合理應對能力。追求卓越,實現自我價值可以說是許多人的夢想和追求,但大多數人不能坦然應對失敗,從而放棄自己的目標 [4]。
(三)思維品格
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在思維品質上具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現在深刻性、敏捷性、獨創性、批判性和系統性等方面。尤其在進入新時代以來,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的批判式思維和歸納性思維特征明顯。
批判式思維和歸納性思維表現在生活中就是具有獨到的眼光,可以在眾多紛亂現象中看到獨特的東西。批判性思維需要對已有的意見提出不同的見解,歸納性思維需要個體在現象中歸納出新的東西。批判式思維和歸納性思維受個體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影響明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和堅強毅力的人很難具備批判性思維和歸納性思維。
(四)知識與能力結構
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核心素養的最外層就是知識與能力結構。在知識結構上,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首先需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素養,同時還應有寬泛的知識體系,能力結構上也表現出多樣性和綜合性。
良好的專業素養表現為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結合其他相關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表現。這需要個體首先能對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學習,把握專業理論的歷史發展、前沿問題和發展動態;同時,還需要個體培養自己將專業知識與其他知識交叉運用的能力。
能力結構上的多樣性要求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果敢的決策能力、高效的執行能力和優秀的自我表達能力 [5]。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關鍵在于個體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果敢的決策能力,是一個人持續發展最為關鍵的一項能力;嚴謹高效的執行能力,可以讓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的所有優秀品質最終都得以展現;優秀的自我表達能力,也叫營銷自我的能力,主要指營銷自己的為人能力、營銷自己理念能力和營銷自己成果能力。
三、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點,高校人才培養在注重大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同時,也應樹立創新創業理念。本文從人才核心素養的縱向視角出發,從價值取向、人格與心理特征、思維品質和知識與能力結構四個維度,立體化構建了創新創業創造型人才核心素養結構圖,并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參考文獻:
[1] 成希,張放平.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J]. 大學教育科學,2017(05):38.
[2] 王占仁,林丹. 大學生創業素質結構論析[J]. 社會科學戰線,2012(03):250.
[3] 余江舟.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大學生就業指導[J]. 中外企業家,2012(03):174.
[4] 胡選萍,徐皓,秦公偉. 大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探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09):77-78.
[5] 肖潤花,李珊珊.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18(10):71-75.
(薦稿人:余江舟,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