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 要】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常常因為無法理解教師所講的概念和知識點而導致無法吸收知識,更無法熟練地應用這些知識。因此想辦法提升學生的專注度和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在課堂上設置游戲吸引學生加入進來,幫助學生鞏固舊知和學習新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化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93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與語文、英語這類可以用文字表達和教學的學科存在一定的差異。數學的很多概念和定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靠想象才能夠理解,而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同時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因此很容易造成對學習內容的不理解,無法吸收教師講解的知識。如果小學數學基礎不牢固,將很不利于之后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沒有小學數學這塊堅實的墊腳石,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更沒有辦法理解教師所說的數學內容了。因此用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游戲化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只是把書上的內容復述給學生,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公式和定理則是要求學生直接背下來。然而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下降,沒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開始厭惡數學,這樣不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學生自愿主動地學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重要。
小學生正處于貪玩的年齡階段,因此如果只是坐在教室里聽教師死板地講知識,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分散。而如果采用游戲化教學,學生就會很積極地投入到游戲當中,既可以保證學生的注意力不會分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可以在游戲中設置比賽,開展有獎競賽的環節,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斗志,學生便會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節課下來,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收獲了快樂,而且會對下次的數學課充滿期待,從而自發地去完成作業和預習新課,這就達到了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
二、游戲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
小學數學中單位、乘除法計算和圖形面積這幾個知識點都比較抽象而且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因此在這幾個知識點教學的時候,可以設計游戲來和學生互動,幫助學生理解。小學生都有想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沖動和欲望,邀請學生上臺或是站起來做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保證學生的專注度。
在講“單位”的時候,講到“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應用,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物品作為道具引導學生熟悉這幾個單位,比如教師可以拿起手中的粉筆提問:“這根粉筆的長度是10()?”學生就會回答“15厘米”;還可以提問“教師的身高是1.65()?”學生會回答“1.65米”,用這樣生動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區分和理解這幾個長度單位。講到“克”和“千克”換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帶一個小天平和幾個砝碼,然后請學生上臺讓天平左右兩端持平。可以在左邊放一個0.25千克的砝碼,請學生在右邊放上以“克”為單位的砝碼,學生選擇“250克”,就說明學生明白這兩個單位的換算關系。
在講圖形的時候,因為有的圖形比較抽象,在計算的時候導致學生很多時候看不出來這個圖形是由哪些常規圖形組成的,因此教師可以使用七巧板幫助學生學習。比如用兩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可以拼出幾個圖形?然后讓學生嘗試拼出來,這樣就可以知道這兩個圖形面積相等,而且再遇到類似圖形的時候就知道該怎么把它劃分成常見圖形進行計算了。在講對稱和中心對稱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看看我們教室里有哪些對稱圖形?對稱軸是什么?”學生就會回答“黑板,對稱軸是兩條對邊中點的連線。”引用教室中的物品作為游戲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設計出“對稱”和“中心對稱”的裝飾圖形,并且上臺來展示,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掌握這兩個對稱的概念。
在講到計算的時候也可以模擬生活中的場景來設計游戲,貼近生活的話更能讓學生感覺真實,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買東西的情境,讓學生來當售貨員,然后設置幾樣物品,由另外一個學生進行購買 。比如現在有蘋果5元一斤,香蕉6元一斤,芒果12元一斤,還有筆記本3塊錢一本,鋼筆10元一支,如果要買兩斤蘋果、一斤芒果需要多少錢?這就考驗到混合運算中“先乘除,后加減”的知識點。教師還可以提問:如果我有50塊錢,買了兩支鋼筆,那么剩下的錢可以買幾本筆記本?“顧客”可以隨便搭配購買來考“售貨員”,兩人也可以互換身份來考對方。
三、鼓勵學生自覺學習知識。
在每節課的課前和課后都設置游戲環節,課前游戲環節是為了復習上節課的知識,課堂結束時設計的游戲是為了鞏固新知識,而學生為了可以參與到游戲中來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生怕錯過哪個知識點就不能玩游戲了,下課以后為了下節課課前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學生也會自覺認真地完成作業。
在游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設置獎品。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來做游戲,答對問題的小組可以獲得加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組就有小獎品,這樣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和好勝心。小學生之間攀比心比較重,為了能獲得獎品,學生會主動學習和做題來鞏固知識和應用知識,而且分小組開展的方式可以讓小組之間的成員進行相互教學,這也解決了有的學生不明白卻不主動提問的問題。
小學生還處在自我意識比較低的階段,如果學到的知識過于抽象和難理解,學生便無法集中注意力去進行學習。傳統的教育方式太過古板,會消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中抽象的概念,并把數學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覺得數學中的知識不再陌生和難懂,這也打消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同時,用玩游戲的方法讓學生來應用這些知識點,可以解決學生不喜歡完成課后作業和對知識缺少應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