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靜
摘要:作文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的,也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一環。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寫作教學,要關注學生在作文中的細節描寫,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情感的表達和闡述,深化文章的主題和情感,進而實現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文章基于此點,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細節描寫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細節描寫
作文十分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它既要求語言的綜合運用,也要求表達能夠符合常識與邏輯,甚至還需要借助一定的聯想和想象,這對學生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而在習作中加入細節描寫則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寫作手法,它能夠幫助學生串聯自己的寫作思路,能夠對所描述的對象進行生動形象地闡述,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讓他們更好地展開實踐探索。
一、細列提綱,行文總體細致思考
在展開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提綱的陳列。特別是針對于五、六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概括能力與分析能力,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忽視他們對提綱的陳列,要像蓋高樓一樣,事先畫好圖紙,針對自身的寫作內容做細致思考,謀篇布局,明確文章的主題,確定哪些地方是需要作細致刻畫的,哪些地方只需要一筆帶過,如何地劃分結構,如何地安排段落等等,讓學生在寫作之前作細致的思考,列出提綱,這樣才能讓他們“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在寫作時行云流水,下筆如有神助。
以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習作教學《介紹一種事物》中,就應該悉心地指導學生基本的寫作方法,讓他們在寫作之前先陳列提綱。為了讓學生的提綱更加具有針對性,符合邏輯,那么教師就要對他們提出列提綱的要求:
寫出題目——確定寫作主題(自己所想要表達的一種思想情感)——文章內容(寫出每段大概的內容)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引導學生對提綱進行批注,然后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品鑒提綱。通過這樣的方法,循序漸進,逐漸讓學生明白列提綱的要領,在后續的寫作過程中,讓學生獨立完成。總之,教師應該明白寫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讓學生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去細致地思考整個行文的框架結構,然后陳列提綱,這樣才能讓自身的寫作內容更加的豐富,有血有肉。
二、細描人物,描摹精彩寫工漸升
人物是文章的靈魂,也是小學生經常寫作的對象。生動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刻畫會讓整個文章充滿活力,更加具有生命力,展現文章異樣的風采。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展開寫作的時候,就一定要引導學生細致入微地刻畫人物,要保證他們的人物刻畫更為合理、具體、生動、形象,才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以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父愛之舟》時,其中對人物的刻畫是十分生動形象的。比如“我從艙里往外看,父親那彎腰低頭縫補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但這個船艙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顯,永難磨滅了!”這句話作者連續使用了三個動詞,分別為“彎腰”、“低頭”、“縫補”,這其實就是對父親背影的細致描寫。在讀完這一段話之后,能夠在腦海中形成更為強烈的畫面感。所以借助這一文章,教師就要讓學生體會并認知到人物細致描寫的關鍵,要巧借動詞,將人物的表現意愿給凸顯出來,讓人物能夠更加鮮活、立體、豐滿。這樣才能夠在閱讀之后,形成更為強烈的畫面感,使得這一形象深深地定格在學生的腦海之中。
三、細致評價,積極肯定貴在激勵
在學生結束寫作之后,教師也一定不能忽視對學生的細致評價,要結合他們的寫作內容,對他們作綜合地評價,從他們的寫作內容、寫作方式、謀篇布局、中心主旨等方面著手,多層次、多角度地評價他們,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有一個立體的、全面的感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更為全面的發展,他們能夠在寫作中有更為精準地把控,將文章內容的細節之處給逐一凸顯,真正意義上地發展自身的寫作效能。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可以針對學生的一句話、一個段落甚至一個字的運用作綜合地評價與解析,積極地肯定他們,贊揚他們在文章中的精妙絕倫之處,甚至可以讓學生在班上分享自己的寫作心得,促使其他學生也能夠借鑒優秀的文章寫作方法,綜合運用,最后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所以教師一定不能忽視細致地評價,要明白教師的評價比寫作教學更重要,因為它能夠對學生形成激勵影響作用,能對學生后續的寫作能力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最終豐富他們的文化品格,實現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細節展示,要充分結合寫作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展開細節描寫,凸顯整個文章內容的綜合性與個性化,最終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對文章有更多的感悟,能夠更為精準地運用自身的寫作語言,加強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黎雪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指導學生細節描寫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9(24):113-114.
[2]白琴. 視覺素養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價值與運用[D].合肥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