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
摘要:“全民創業”是近年來我國為應對人才市場競爭加劇問題所提出的理念,自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甚至在最近的新聞媒體上還出現了一個詞——內卷,這都說明了相關高校應該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不斷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創業,但眾多案例表示當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有著一定的弊端。鑒于此,我們可以將高校黨建工作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去,有效引領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本文將對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弊端進行分析,進而探討把黨建工作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融入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創新創業教育
“全民創新創業”社會發展理念由國家在十八大提出,目的是進一步解放社會生產力、創造力,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為許多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平臺,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優惠政策和資金貸款,而大學生作為創新創業的主要參與人員,應該進一步提高創業創新能力,相關高校更是應該努力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科學體系,讓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有著更加清晰的認知,與此同時,高校應該將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起來,創業道路是復雜多變的,單純的一腔熱血并不能成功,還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這兩者是離不開的,相互促進,從而讓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道路上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一、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滯后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有一部分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重視,表面文章大于實際情況,甚至一些高校沒有正確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真實內涵,脫離其他教學獨立存在,缺乏一個支撐載體,不能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沒有及時的進行實踐操作。此外,一些高校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并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甚至缺乏實際操作,教師也缺乏創新創業的相關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模式單一刻板,完全按照相關的教材解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興趣,無法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教育需求,教育理念的滯后將直接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成效,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完整的指導體系
首先,創新創業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也不是幾個概念、幾個理論就能讓學生創業成功,需要一個成熟的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因為創新創業教育包含很多學科,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脫離專業課,必然無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其次,這個問題也是當前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大通病,那就是缺乏一支高素養的教師隊伍,一些高校的創業教師都是由其他相近學科教師兼職擔任,但是這些創業教師的專業性有待提升,無法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經驗和專業指導。最后就是創新創業模擬活動了,雖然高校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模擬學習活動,但是這些活動不僅過于簡單,而且內容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操作空間較小,既無法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也無法切實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的環境匱乏
創新創業教育環境的缺乏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宏觀方面和微觀方面,宏觀角度來說,雖然我國加大了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投資力度,但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還是差強人意,甚至有一些高校為了完成教育部的指示去做表面文章,這些表面文章不僅浪費了國家的資源和期望,也影響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不能發揮有效的引導作用。從微觀角度來說主要是學生個人成長環境的影響,在中國,很多地區的學生從懂事開始就聽到家長說“好好讀書,以后考公務員、醫生、律師等穩定職業”,對于子女的創業會持懷疑態度,這也是中國幾千年“士農工商”職業理念的影響,缺乏一個開放的創新創業環境。
二、高校黨建工作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育大學生創業精神
創業不是一句空話,這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行動,高校黨建工作可以發揮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職業精神,在那個民不聊生的年代,是共產黨人憑借著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的優良精神打敗帝國主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高校將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合可以讓當代大學生更加奮發圖強,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鍛煉大學生的精神品質,從而更好在以后進行創業,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創業意識
上文已經對不利于我國學生創新創業的兩大環境進行討論,可知當前我國大學生受家庭環境影響,對創新創業還是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創業意識并不積極。而黨建工作是當前高校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我國國情的了解程度,還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可以進一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國家提供更多高素養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高校學生要具有時代使命感,艱苦創新創業在高校的支持下,將更有利于雙創成果轉化,與此同時,其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也可以吸收到黨組織中,從而更好的開展雙創工作。
(三)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政治思想覺悟
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迫切的需要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優秀思想的綜合性人才投入到國家建設事業中來,而大學生是21世紀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擔當,而當代年輕人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責任。高校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自覺承擔起當代中國發展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促進創新創業工作的有效落實。不僅如此,高校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搖籃,通過學校的育人功能可以有效推動學生黨員投身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去,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積極帶領大學生創業者開展創業工作。
三、高校黨建工作如何有效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一)發揮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作用,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大學校園普遍具有育人性,在對學生開展教育的過程中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相關高校在融合黨建工作和雙創教育過程中要有效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強化校園黨支部政治學習,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把握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大方向,讓學生少走彎路,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要注意構建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氛圍,充分發揮黨建工作思想引領作用,通過引領思想讓大學生創業者的思想行動符合黨章要求,樹立創新意識,但是黨建工作要停留在引領作用,不要越俎代庖,要堅持以學生為創業活動中心,高校創業教師應明確自己的定位,發揮引領作用,在學生創業過程中只要大方向不錯,小細節就不要插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創業過程中的艱苦不易,從而實現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二)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完善創新創業實踐環境
除了理論教學以外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學習還需要相關的實踐活動,因此在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黨建工作可以發揮其服務功能,邀請一些當地的創業成功者進行講座,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真實情況,避免盲目樂觀,除此之外黨組織可以建立一個創新創業教育網站,積極吸收學生的建議,了解學生真實的需求,從而提供相關的實踐活動。具體做法如下:高校可以通過聯合企業、政府、學校合作構建創業園平臺,并不斷完善創業基地的管理,加強與學校相關專業的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創業體系,確保學生的創業計劃能有一個實踐平臺,在學生創業成功后,還可以組織他們帶動在校生進行互幫互助,積極利用自身創業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創新創業。除此之外,高校黨組織也應該積極與時代結合,利用互聯網開展創業大賽,進一步拓寬學生創業實踐平臺,有效發揮黨建工作的服務功能和宣傳優勢,激發學生創業意識,敢于實踐,在創業大賽的實踐過程中了解真實創業過程,積累經驗,為以后進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發揮黨建工作組織保障功能,完善創新創業體系
將高校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因此我認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可以發揮其組織保障功能,積極組織校外企業與校內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聯動,并且積極幫助學生申請創業基金和創業資助,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高校黨組織要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整合各學院資源,并且聘請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領學生組建創業團隊。除此之外,高校黨組織還可以在教職工之間構建創業工作小組,在政治學習之外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技能的學習,定時開展討論會議,并安排這些教職人員去企業中掛職鍛煉,深入了解一家企業的框架結構和發展現狀,進一步提升創業導師的綜合素質,從而幫助和指導學生進行創業活動。最后我們也要注意大學生的作息時間,在校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完成學業,因此為了滿足學生對于創新創業學習活動的靈活性需求,高校黨組織可以帶頭進行研發線上課程,通過與企業合作開發線上創業教育課程,科學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可以在完成學業的前提下進行創業課程學習。黨建工作人員要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利用多樣化教學方式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聯合企業構建一套完整的創業體系,讓在校創業者都能走出“圍墻”,提供創業活動的發展平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型綜合素質人才,而高校作為培育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積極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將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合,利用黨建工作的組織保障優勢為大學生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讓創業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聯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經驗。利用黨建組織的思想引領作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提高政治覺悟、激發創業意識,切實實現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真實內涵,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建飛,賴浩明.高校黨建工作有效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6(11):60-61.DOI:10.3969/j.issn.1008-2549(g).2016.11.026.
[2]武荔涵.高校黨建工作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9(25):45-47.
[3]陳洪源,何小春.論大學生創業教育與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82-85.DOI:10.3969/j.issn.1002-5707.2013.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