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媚
摘要:核心素養是現代素質教育所重視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堅持落實新課程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任務。在各個階段的各個學科教學中,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素養,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則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如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與傳統文化素養等等。因此,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應深入了解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小學生缺乏語文核心素養的表現進行分析,并對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思路指導。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實踐
引言:
學習力就是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真正實現理論知識和核心素養內化為學生個人本身的能力,重視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發展創新思維,為社會輸送綜合性人才。小學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起著基礎的教學作用。依據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發掘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推動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要求培養小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自主學習能力和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借助語文學科塑造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科情感,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力。由此可見,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力制約著學生成績的提升和能力的發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力需要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一、鞏固文本教學,提升學生基礎
小學階段的學習重點是加強字詞拼音、句法修辭這些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是一個人學習語文的地基,沒有這些基礎知識的話,那么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對課文句段的賞析等等就只是空中樓閣罷了。如教學《陶罐和鐵罐》中有一個段落,“時間在流逝,世界上發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遺落在荒涼的廢墟上,上面覆蓋了厚厚的塵土。”這個段落是整篇課文的轉折,驕傲的鐵罐未能經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無影,謙虛的陶罐歷經時間的磨煉成為珍品,通過這一個段落讓事件產生反轉,從而揭示了事件的道理。然而細讀這篇文章,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段落陌生字詞非常多,小學生讀起來會非常吃力,如果學生自己都讀不通順這個段落,那么將會很難理解整篇文章傳達出來的道理。所以教師在日常的課文教學環節中可以鼓勵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內容,對于不認識的字,圈點勾畫出來,利用工具書,掌握陌生字詞的讀音和意思;并且在上課的時候,要著重強調這些陌生字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二、重視課堂教學優化,提高理解力
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場所,針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基礎能力進行優化設計符合實際教學需求,提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激發積極語文情感的關鍵。由于年齡的特點,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薄弱,在課堂環節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增強學生的理解力,首先要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升其聽課效率。
例如,針對不同的語文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采取形式不同的教學模式,依據議論文、記敘文和說明文特性,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學科素養。創設適合小學生學習特征的語文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在《桂林山水》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得小學生直觀感受到桂林山“奇”“險”“秀”的特點。另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內容,教師還需要進行問題引導,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符合學習力的要求,有利于推動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創新教學方式,體現素養精義
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中嘗試創新教學方式,在傳統模式的桎梏中,學生的思維也受到限制,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打破守舊的牢籠,解放學生的思維,嘗試以新的模式來應對后續的教學工作。現如今,信息技術已經與教育領域相融合,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我國各所學校中得到了普及,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聽真看”中獲得“真感受”,更勝于教師的“千言萬語”。如在《三月桃花水》的教學中,本篇課文的文字十分優美,教師在教學中為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本篇課文的語言之美,利用信息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布置了一場“視聽盛宴”。教師讓學生閉上雙眼,并打開多媒體PPT課件,在課件中緩緩播放著一段來自自然界的聲音,春天的桃花悉悉落下,輕輕拍打著水面,山間的小溪緩緩流淌,溪水拍打著石頭的聲音清脆而凜冽,此時教師用輕柔的聲音緩緩誦讀本篇課文,這篇如同散文詩一樣的文章,教師用這種教學方法展現出文章字句的優美。學生在聆聽時表情十分放松,緊閉著雙眼聆聽文章的字句,腦海中充滿想象,仿佛置身于山間小亭,身臨其境地觀看著大自然的奇景。教師朗讀完畢后,讓學生慢慢睜開雙眼,并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從課堂討論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嘆本篇課文字句的優美,在聆聽時就已經陶醉其中。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學生獲得了更真實的感受,透過文字了解到作者的情感,仿佛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在此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四、借助積極鼓勵評價,提高表達力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重難點教學內容,這就使得表達力的培養勢在必行。閱讀是知識和寫作素材輸入的過程,小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寫作時往往難以下筆,寫出的文章內容不豐富。而通過閱讀教學可以拓展小學生的素材儲備。對于積極表達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展示機會,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學生抒發自己的理解和見解。表達力作為小學語文學習力的核心內容,主要以寫作教學為載體,精心挑選小學生感興趣的作文主題進行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結論: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符合核心素養教學的本質要求,可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使得小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認識,樹立了學科自信心和終身學習意識,有效增強了語言實際運用水平。
參考文獻:
[1]韓西蘭.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
[2]王文龍.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才智,2019(34).
[3]陳雪菲.語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2020(4).
廣東省廉江市第十四小學 5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