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嘯
摘要: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本身就是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和探究性,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探究。在核心素養(yǎng)下,中小學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努力的改變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注重在實際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在現在的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的教學問題,難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針對在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背景下,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使得中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有效教學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與各個學段的教學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同時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僅只是考取好的成績就可以,還要注重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正是因為如此,中小學的綜合實踐課程成為現代教學中的重點學科之一,有的學校為了深入的落實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還主動地聯合企業(yè)為學生創(chuàng)辦綜合實踐的場所,使得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學習變得更加的有效。
一、不斷地豐富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
中小學的綜合實踐課程本身就是一門注重實踐教學的課程,因此需要有更多的實踐基地,這需要教師結合當地自然特點以及習俗和不同的傳統文化等方面。來制定出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不斷的豐富中小學生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讓本學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范圍的更廣,比如法制、安全、文化等等方面的實踐內容都應該讓學生去實踐并掌握。并設計不同主題的教學環(huán)境來幫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實踐學習中,在相應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并增加學習的真實體驗,增加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在不同的實踐學習中,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并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尋找實踐活動基地時,可以結合相應的教學資源,結合豐富的綜合實踐內容,優(yōu)化綜合實踐的課程。例如可以找到當地的農業(yè)生產經營的地方進行合作,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習更多關于農業(yè)方面的知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帶領學生真實的體驗當地農業(yè)的發(fā)展,對當地的農業(yè)發(fā)展特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還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畜牧業(yè),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喂羊,給養(yǎng)擠奶等實踐活動[1]。如果當地有著名的漁業(yè),可以讓學生制作一些魚類的標本,并在課堂上和學生展示,分享交流實踐的經驗,讓學生真正的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并在實踐活動中去真實的感悟。
二、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會有所改變,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應該學會自主的學習和探究。在中小學的綜合實踐課程教學中,探究性的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這需要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推動下,根據教師的引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探究話題,這樣的探究話題往往都是開放的,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基礎上,需要學生自主的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和學習內容,用于探究相應的主題。因此,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主的學習知識,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小眼睛看大世界”這個主題時,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喜歡食物的可已組建美食的探索小組,喜歡穿衣的可以組織成對服飾的研究小組,喜歡科學的可以組合成一個科學秘密的探索小組...等等,因為學生們的興趣愛好非常的廣泛,因為探究的主題什么類型的都會涉及到,并且每個小組的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一樣的,因此在合作的探究中會有很多的話題。作為小組的組長,可以帶領小組成員一同制定完善的探究計劃,并進行分工合作,進行自主的探究和學習。可以去圖書館查閱資料,也可以去大街上做一些走訪調查,或者向不同學科的教師請教,使用各種各樣的探究方式。中小學生在親自參與并探索的過程中,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主要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要求學生親自去實踐和感受。并在實際的調查探索過程中主動地發(fā)現問題并自主的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例如,在學校中遇到家庭中有困難的學生,需要同學們的幫助和捐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際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捐款活動,并進行愛心的義賣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穿上校服,帶上紅領巾去社區(qū)和街頭去進行義賣活動,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受到的市民以及家長的一直表揚。在這樣的活動中,中小學生參與了整個實踐活動的計劃和實踐的過程,并主動的其他人進行交流,學習到了很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2]。同時學生在這個實踐活動中要善良有愛心,主動的幫助有困難的人,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的同時,還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的發(fā)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在中小學生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中小學生正是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也是養(yǎng)成道德品質的重要階段,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更好的滲透道德品質的教育內容,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這些品質,并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讓學生擁有正確的三觀。例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開展以傳統節(jié)日為主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以及節(jié)日的不同習俗。比如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中秋節(jié)”,可以為學生講述嫦娥奔月的的神話故事。讓學生對中的傳統節(jié)日有會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知道中秋節(jié)在現在社會中主要是表現了人們對團圓的向往和期盼。讓學生意識到團聚的珍貴意義,認識到親情的重要性。
結束語
對于中小學生而言,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新型的學科,有很多需要學習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細心地指導學生,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來保證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并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地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下,教師應該更加注重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出實踐課程的教學價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地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鄒敏.建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現代教學,2020(22):21-23.
[2]張敏.立德樹人視域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構建[J].家長,2020(25):140-141.
龍港市云巖學校 3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