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亞
摘要: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基于此,關注中職學生的德育素養是當前教育研究和探討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從語文學科的角度,探討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到中職語文學科教學中,從挖掘語文學科教材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及開展相應的實踐體驗活動等方面,提高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個人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070
引言
道德教育是衡量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重要標準,也是當前教育教學中需要重點培養和引導的內容,要求教師將有效的道德教育貫穿于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這一時期正值青春期,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影響,造成心理、情緒的不平衡。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蘊涵著豐富的文學作品道德教育內容,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材料,語文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時,應自覺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理想和德育來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1更新語文教學思想,明確德育教育目標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已明確提出,教給學生基本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在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思維品質,加深學生對祖國和語文的熱愛,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這是與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的目的相一致的。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標準具體指導教學,并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計劃和方案,積極更新語文教學理念和思想,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此外,教師還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德育工作的需要,組織學生參與實踐學習,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適合于學生的德育學習內容,使之產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鳴。
2結合語文教材內容,開展相關德育教育
中職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豐富,類型多樣,具有豐富的道德教育內涵,這些文章是經過精心篩選、提煉而成的,它們凝結了古今中外眾多經典的文學作品,也是文學界先進思想的集中體現。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應深入挖掘教材中有關道德教育的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如在讀、寫的過程中,應自覺地引導學生學習德育相關的內容,提高素養,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例如,中職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中華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情感的古詩,教師在對這些古詩內容進行講解的同時,可以將其融入道德教育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突出展示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的雄心壯志和革命熱情,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3創設語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在思想形成與塑造的關鍵時期,也是形成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關鍵階段,教師應抓住學生這個黃金時期,充分運用語言、文字、行為等手段來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創設德育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感受德育內涵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教師在指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閱讀時,不僅可以借助教材上的文章和課外讀物,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道德修養的理解。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
4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般而言,作家在寫作時需要對人物進行安排,對故事情節進行思考,從而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的背景分析,深入理解人物。舒舒服服的教學情景還能使學生提高學習經驗感,深刻理解人物情感,在品味文章語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從而使學生在文章中感受到巨大的能量。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學習時,還必須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中職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一般都是與學生時代相異的文章,因此,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前,需要對作者的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要了解作者的背景,體會作者在逆境中的生存狀況和面對生活的態度。透過這無形的力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潛移默化地滲透著德育知識。
5利用課外文章完成德育內容滲透
課后閱讀是教師實施德育教育的一條途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課后閱讀,計劃課后閱讀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擴大了課程知識,擴大了學生的認知范圍,提高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維能力,最終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養。目前,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在國外的知識滲透過程中,國內的教學理念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中職階段是德育成才的關鍵時期,中職教師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活動,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理解各種德育觀念。根據中職語文德育教育的目標和學生的發展狀況,選擇好的閱讀材料;中職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對閱讀工作的指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學生的閱讀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從將教材內容與教學情境創設相結合入手,引導學生加深對德育相關內容的理解與認識,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志娟.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8,18(2):35-37.
[2]唐淵.談語文教學中健康人格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43-43.
新疆塔城地區烏蘇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