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要:學生在學習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學習中存在困難的學生群體我們稱之為學困生。學困生不僅會影響其個人的成長與發展,也會限制教師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如何能有效引導學生的健康發展,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維方式,促進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是當前教師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應該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更應該面向全體學生,深入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本文將通過分析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索班級管理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困生;轉化策略
學困生是指在學習中存在困難的學生群體,他們普遍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未能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與方法。學困生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自身原因與外界因素的雙重影響,每個學困生的實際情況也會有差異性。在教育改革工作中,教師應致力于促進班級管理理念與方法上的轉變,使其更加符合學困生的心理與個性特點,無論是智力因素型還是非智力因素型的學困生,教師應遵循嚴格的剛性管理與厚愛的柔性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
一、學困生的類型分析
1、文化基礎薄弱
這一類學生大多是從低年級開始,基礎就沒有打牢,導致不想讀書。剛接管這個班級時,學生小王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上課時目光呆滯,下課卻活躍異常,考試時空白一片,作業胡寫亂畫,經過耐心詢問我才知道,父母對他的學業已不抱希望,他自己也沒有目標,每天得過且過。
2、缺乏進取心,動力不足
在“學困生”中間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智力超常、思維敏捷、成績中上,但遇上背誦、默寫的題目就一塌糊涂,然而不管多難的數學題,他們只要認真思考卻總能找到答案,這種學生是屬于典型的自身動力不足。班上學生小李,各科考試總能考到及格以上,但幾次交談卻不見進步。翻看他的試卷發現,作文,背誦默寫的部分只有幾分,別的需要理解的部分分數卻挺高,后來我發現他是不愿意寫作文,不愿意背誦,對成績也沒有太高的追求。
3、沉迷手機網絡游戲
手機是與父母聯系的工具,同時也使學生對它產生無盡的依賴,學生沉迷在手機的世界里,他們渴望著認識新鮮的事物,卻不懂辨識,在游戲里尋找存在感。班里的小宇,成績中等,突然有一天不來上學了,天天在家玩游戲,拒絕學習。
二、班級管理中對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優化師生關系。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教師往往扮演著比較權威甚至是管理者的角色,讓學生產生距離感,而實際上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令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從而增強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教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不能因為他們在學習成績上的差異就區別對待,老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公平與公正,在班級管理中多用微笑感染學生,消除學生對教師的刻板印象,使其放下心理戒備,在寬松的環境中提升學習水平。了解了小王的情況后,我加強了與小王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在生活、學習和情感中遇到的問題,以朋友的姿態和他聊天,幫助他打開心扉,說出自身的真實想法。結合他體育素質特別出眾的條件,我鼓勵他報考體育特長,幫助他樹立目標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請體育老師協助系統訓練,提高他學習的信心,最終他考上了重點高中的體育特長班。
2、培養學習興趣。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普遍較低,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才能增強自己的內在動力,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很低。教師應加強課堂上的溝通與互動,在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加強對學困生的表揚,肯定他們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提升自我的意志力。比如小李,他十分聰明,喜歡思考,理解能力強,一方面我不斷挖掘他的優勢,給予表揚和鼓勵,另一方面通過激發他的斗志,激勵他尋找班里要超越的對象,引導他制定短、中期學習目標。有了進取心和追趕同學的動力,小李的學習態度更端正了,對抵觸的學習內容也積極投入,成績得到全方位提高。
3、實施情感教育。初中生正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關鍵階段,該學段學生的心理較為敏感,思想波動較大。若教師對學困生采用傳統的說教式教育,教育效果不僅不明顯甚至會適得其反;此外,學困生的專注點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在學習上,行為習慣表現散漫,因此對于學困生的教育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觸動學生的內心。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則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關愛,在愛的環境中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作出改正。比如小宇,沉迷游戲,不來上學,我并沒有對他進行埋怨和指責,而是用寬容和尊重的態度鼓勵他,使他意識到老師并未放棄他,讓他清楚認識到游戲的危害,學習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老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從而樹立目標,努力學習。
4、開展家校合作。在學困生的轉化中,不能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還應該結合家庭教育增強工作實效性,真正從學生的發展現狀出發,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該做好相應的調查工作,對不同學困生的家庭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與學生家長交流教育經驗,了解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的差異性表現,并找到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應該引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使其能夠積極配合班級管理工作,與教師達成共識,在教育與管理措施的制定中出謀劃策,讓學困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使其在學習中增添動力。學困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應該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建立長效機制,使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充滿信心。
結束語:
學生自身內在原因以及外界因素中的學校教育、家庭因素等,都會導致其在學習中遇到困難,進而產生學困生這一群體,所以班級管理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應該促進學困生的逐漸轉化,為其學習與生活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管理實踐工作中,應該通過優化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實施情感教育、挖掘學生亮點、開展家校合作等途徑,將學困生引入正確的發展軌道中,為其自我發展與提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發雄.做好學困生轉化幫扶工作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19).
廣東省惠州市德威學校 5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