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升
摘要:新課改理念將高中數學教師從“臥讀琴譜卻為誰”的教學迷茫中解放出來,帶給教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頓悟,使課堂教學迎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新氣象。它像一束陽光,驅走了長期以來縈繞在教師心中以師為本的教學陰霾;像一股春風,喚醒了課堂教學的生機。作為站在新時代節點上的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握教學節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創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高效課堂
數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高中數學的主要特點是邏輯性較強,對于很多高中生而言,數學學習存在較大的難度,在學習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為了確保整體教學質量,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優化,進而構建高效課堂,基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展開討論。
一、注重創設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理論知識特點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例如,在導數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導數公式轉變為比較直觀的圖形,借助圖象逐步引入斜率的內容,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象了解函數的單調性,進而逐步完成對導數知識的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合作化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其學習興趣也會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也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在主動參與中,針對特定的數學課題進行共同探究,并在合作中主動進行問題解決,以此不斷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認識和了解,這對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教學方式多樣,提升學習效率
(一)學案導學,抓住主體
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導學案的運用極為廣泛,但是,導學案設計好之后,教師并不是完全照搬導學案上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而應該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在課堂上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運用導學案開展教學,抓住教學的主體進行適當引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發揮出導學案的實際效用,讓數學課堂朝著高效課堂的形式轉變。
例如,在進行概率的相關教學時,教師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情況就會發現,學生雖然明白概率的含義,但是在進行概率的計算時,卻會發現學生對概率計算的步驟并不是很明白,以至于學生在進行課后練習時常常出錯。而如果教師在此時依舊根據導學案的設定進行教學,那么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則是進行練習的講解,最后進行課堂小結。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不明白的部分在當時可能得到了解決,但是學生這樣的學習并沒有讓知識轉化為能力,學生不明白的依舊不明白,與學生的長遠學習無益。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然不能完全照搬導學案上的安排,應該抓住學生這一課堂的主體,根據學生的反應來進行教學安排,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才能真正稱得上是高效課堂教學。
(二)問題導學,激發興趣
問題設計是高效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大重點,但是,高效課堂的問題教學并不同于傳統的提問,而是要將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點轉化為問題的形式,通過有效地引導與啟發,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主動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這樣的問題導學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注意問題的設計應該盡可能朝著啟發學生思維方向前進,問題不應該太多,但是要具有代表性,同時它也不同于簡單的例題,它需要的是學生的思考,學生的反饋,而非教師的講解。因此,問題設計也可以從問題串的角度入手,把握問題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三角函數主要有三個點:正切、正弦、余弦,在把握這三個點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進行公式的問題設計,從最簡單的誘導公式入手,讓學生繪制不同的三角函數的圖像,作為第一個問題,緊接著讓學生研究三角函數的圖像特點,并說明其原因。
在這樣的問題設計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其關鍵點即在于學生要真正地參與到問題解決中去,關注的是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動手能力,如果學生沒有動手,沒有加入探索,那么學生便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因此,在這樣的問題串設計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被激發,學習效率自然能夠有所提升,從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三、巧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是新課程數學教學的助推器,是現代文明的曙光。隨著教育教學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師教學手段的同時,還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更直觀、更形象、更生動,促使學生調動口、眼、耳等多感官系統參與課堂學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高效課堂的創建提供保障。
四、開展教學評價
高中數學教師要從自身出發,科學開展教學評價,借助這一方面的工作來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漏洞并予以改進,從而實現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持續優化,這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有非常積極的影響。為了確保教學評價的客觀性,教師首先要根據考試成績、日常表現來查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共性問題,然后回歸自身的教學工作,反思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存在問題,最后進行方法調整并付諸實施,在下一階段教學工作結束后對此次改進措施的運用效果進行評估。通過這種方式,逐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以實現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
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有重要的意義,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在新時期對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優化,以此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查永祥.淺析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8(54).
[2]耿玲玲.在反思中成長在優化中提升:淺談反思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價值達成[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10).
[3]陳康.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3):25-26.
江西省上饒市第一中學 3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