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吳勁 羅鈞劍
摘要:如今汽車已由傳統的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由于新能源汽車涉及多學科交叉融合,其崗位的工作內容及其職業能力要求與傳統汽車有一定的差異。本文將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崗位群及其職業能力需求進行調查與分析研究,并將相對應崗位及其職業能力所需要學習的課程進行分析歸類,為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內容提供參考。
關鍵詞:崗位群;職業能力;新能源汽車;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U471.2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4-0183-04
1? 新能源汽車行業崗位群情況及職業能力需求情況
1.1 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現狀
在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新能源汽車主要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技術人才大部分來自于傳統汽車企業,以傳統汽車技術為知識背景的技術人員未能滿足新能源汽車“新四化”發展的需求[1]。雖然傳統汽車技術人員在車身零部件制造、整車銷售、售后服務等方面有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但是與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驅動技術、智能化等方面的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見,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處于緊缺狀態,急需根據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培養相關專業技術人才。
1.2 調研對象選擇與調研渠道
筆者根據往年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售評價排名以及綜合各企業的發展狀況等,將新能源汽車企業品牌大致分為了以下四大類型:
①造車新勢力,主要代表有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寶能汽車等;
②自主品牌,也是國內銷售量較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主要代表有深圳比亞迪、北汽新能源(EV系列)、上海榮威、廣汽埃安、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
③合資品牌,主要代表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一汽大眾、別克、起亞、現代等;
④豪華品牌,主要代表有國外的特斯拉、國內的華晨寶馬等。
在調研渠道的選擇上,主要利用前程無憂app、獵聘app、智聯招聘app、各新能源汽車企業官方網站等渠道發布的調研企業對象招聘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從而獲取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群及其職業能力需求的相關信息。
1.3 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群與所需職業能力
通過對獲取信息的整合分析,筆者將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群歸為七大類,分別是:工程應用及研發類、能源驅動類、充電樁設計檢修類、保險理賠(車險)類、檢測維修類、營銷銷售類以及配件管理類。利用Mindmaster思維導圖將崗位群整理,如圖1。
在收集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中,將各崗位群所需職業能力需求再進行提煉與整理,形成了直觀的崗位群與職業能力需求的對應表(以部分崗位群為例),如表1。
2? 職業能力培養與課程體系
2.1 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課程體系分析
根據上述的整理,筆者將各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需求分成了兩大部分,分別是職業專業能力需求和職業綜合能力需求。職業專業能力需求是指對求職者所具備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方面的需求[2]。根據收集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相關崗位群對于專業能力的需求,大體可以分成三部分:
①以材料、機械制圖、建模、電工電子等為主的專業基礎能力需求。代表的理論課程有:《工程制圖及CAD》、《電工電子技術》、《工程材料》等;代表的實訓課程有:《電工電子技術實訓》、《機械零部件測繪實踐》等。
②以汽車工程應用及研發、儲能驅動研究、系統總成檢測維修等為主的專業核心能力需求。代表的理論課程有:《電動汽車結構與原理》、《汽車能源控制優化技術及應用》、《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等;實訓課程有:《汽車構造拆裝實訓》、《新能源汽車技術實訓》等。
③以營銷銷售、保險理賠、零配件管理為主的專業拓展能力需求。代表的理論課程有:《汽車營銷》、《汽車金融》、《汽車鑒定與評估》等。
職業綜合能力需求不同于專業能力需求,它是泛指專業能力需求之外,對求職者個人的基本素養、品質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溝通交流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適應環境能力等。在收集到的所有崗位需求信息中,基本上皆提及了對求職者職業綜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可見職業綜合能力需求在職業能力需求中是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對于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各種方式的實驗實踐活動或者競賽活動來進行。利用Mindmaster思維導圖將職業能力所相關的培養課程對應整理,如圖2。
2.2 課程體系建設
以筆者所在單位的車輛工程專業為例,目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已從傳統汽車轉變為: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開發、制造、應用研究、試驗分析、檢測維修與運營管理等方面,重點在于新能源汽車開發與測試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結合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汽車動力與驅動”、“汽車能源優化控制”、“整車智能化控制”三大部分,新開設了《汽車能源控制優化技術及應用》、《新能源汽車技術》、《車載網絡技術及智能汽車》等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專業課程。
結合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計劃的課程,進行整理分析,形成了以下課程體系,如圖3。
可以看出,該車輛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基本符合新能源汽車企業崗位群及其職業能力需求的方向。但是由于仍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專業能力需求培養方面的課程計劃,還需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3? 總結
本次調研主要是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崗位群與所需職業能力的整理與分析,得出了新能源汽車企業所需人才的崗位群需求、職業能力的專業需求與綜合需求,并與相關課程進行了對接優化,使更加適合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課程設置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吳勁,許鈾,杜燦誼,符寧璐,陳曉.基于新能源汽車方向的車輛工程專業本科應用型實踐教學方法研究[J].科技風,2019(387):70-71.
[2]劉曉攀,段達能.汽車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與職業能力的調研分析——以云南省德宏州為例[J].內燃機與配件,2020(12):201-202.
[3]李純.淺談汽車行業發展與人才需求[J].內燃機與配件,2020(17):156-157.